[发明专利]一种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3337.0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康东会;牛毓;刘延军;侯章贵;王兴;裴晓光;秦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砂 沥青 方法 | ||
1.一种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油砂沥青进行减黏裂化和加氢处理;
在进行减黏裂化之前,先将油砂沥青进行常压蒸馏分离出轻组分I,再将常压蒸馏得到的重组分I进行减黏裂化处理;所述常压蒸馏轻、重组分的分割点控制在200℃-400℃之间;
在进行加氢处理之前,先将减黏裂化得到的产物经蒸馏单元分离出重组分II,再将经所述蒸馏单元得到的轻组分II进行加氢处理;所述蒸馏单元轻重组分的分割点控制在500℃-560℃之间;将重组分II通过气化工艺制成合成气,从合成气中提取出氢气作为加氢处理所需的氢气;
能够进行管道输送的油品由所有的轻组分I、所有的加氢处理后产物以及部分重组分II调和而成,管输油品中重组分II所占质量比例为0%-60%,轻组分I和加氢处理后产物按各自占油砂沥青原料的质量收率调入;或者由所有的轻组分I、所有的加氢处理后产物以及油砂沥青调和而成,管输油品中油砂沥青所占质量比例为0%-60%,轻组分I和加氢处理后产物按各自占油砂沥青原料的质量收率调入,得到能够进行管道输送的油品;
所述能够进行管道输送的油品是指8℃下黏度<350mm2/s,溴值≤10gBr/100g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减黏裂化产生的沸点500℃的重组分通过气化工艺得到合成气,并从合成气中提取出用于加氢处理步骤的氢气;所述加氢处理包括加氢精制技术或加氢裂化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蒸馏轻、重组分的分割点控制在350℃-4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单元为常压蒸馏设备或减压蒸馏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黏裂化反应温度为350℃-450℃,压力为0.05MPa-15MPa,停留时间为0.1h-5h的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黏裂化反应温度为400℃-420℃、压力为0.3MPa-1MPa、停留时间为0.5h-1.5h的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处理过程在温度为350℃-450℃,压力为5MPa-20MPa,空速为0.5h-1-3h-1,氢油比v/v为500-3000的条件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油砂沥青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处理过程在温度为360℃-380℃、压力为12MPa-15MPa、空速为1.0h-1-1.5h-1,氢油比v/v为800-1000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3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反应流出物脱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便捷式蜡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