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化霜装置及其化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2260.5 | 申请日: | 201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红 |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42;F25B47/02;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563099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管 油箱 油泵 室外热交换器 化霜装置 空调 外机 闭环循环回路 空调设备领域 室内热交换器 蒸发器结霜 加热装置 空调外机 热交换器 热媒油 压缩器 蒸发器 化霜 联通 注满 连通 室外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空调设备领域的一种空调化霜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外机,已经安装在外机内部的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空调的压缩器连接并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管联通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第二热交换管之间连接有油泵,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油泵和油箱形成闭环循环回路,所述油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油箱内注满有热媒油,所述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器中并排,间距为2厘米左右,通过这种空调外机蒸发器,可彻底避免蒸发器结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化霜装置和其化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空调器一般具有制冷和制热的方式,当在外界温度较低时,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排至空调器内,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室内机进行散热,通过风机促使空气流动,将暖风送至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冷凝后的气态制冷剂变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在室外机中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完成一个制热循环。在制热过程中,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表面会出现霜层,当霜层达到一定厚度,就会影响换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除霜。
第一种为逆循环方式,即将压缩机的排气导入到室外机一侧的热交换器,去融化室外机热交换器上的霜层,使得热交换器恢复换热性能。在这种状态下,室内机一侧的热交换器是充当蒸发器使用,因此,在化霜的过程中,系统会从室内侧吸收一定的热量,引起室内温度的波动。另一种除霜方式是除霜过程中压缩机不停机,在室外机一侧增加一个电磁阀旁通支路。当需要除霜时,电磁阀打开,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一部分由电磁阀旁通支路进入室外机热交换器中除霜,另一部分进入室内维持盘管温度。这种方式本质是利用压缩机做功的能量除霜,这种方式不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外界环境为低温高湿的情况时,这种除霜方式所用的时间将非常长,并且容易出现化霜失败,效果越来越差。
另外现在的化霜方式,都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室外的热交换器外的温度和湿度,来判定热交换器上是否结霜,如果结霜就启动化霜程序;由于结霜后再进行化霜,根据水的潜热和比热的巨大差距,要对已经结霜的热交换器进行化霜所需要的热量将非常大,所以现在采用结霜后再化霜的方式耗能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化霜装置,以解决现在空调化霜不彻底,耗能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化霜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外机,已经安装在外机内部的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空调的压缩器连接并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管联通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第二热交换管之间连接有油泵,所述第二热交换管、油泵和油箱形成闭环循环回路,所述油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油箱内注满有热媒油,所述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器中并排且形成双螺旋形。
本发明工作原理:当空调工作在制热过程中,室外热交换器在吸热过程中,到达了结霜条件之前打开油泵将储存在油箱中的热媒油流入到第二热交换管中,油箱中通过加热装置持续加热;此时第一热交换管直接吸收到第二热交换管的热量,同时第二热交换管辐射热量,让第一交换热管道周围环境保持在结霜温度之上。从而实现了不停机就能防止空调结霜的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加入第二热交换管道,通过第二热交换管道来保证第一热交换管周围的温度在结霜临界点以上,有效防止空调结霜;在结霜临界点前就智能启动除霜模式,这样比起传统空调已经结霜后来再处理化霜所耗费的能量要少80倍;(水的比热是4.18千克\千焦度,而冰在0度的吸热融化,其潜热为335千克\千焦度,是比热的80倍。);这样也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消耗。2、本方案中的第一热交换管一直保持工作,不用空调停下制热,就可以借助外设的热交换系统实现化霜或防止结霜的目的;最终使得空调使用的体验感得到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红,未经李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