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化氧化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2257.3 | 申请日: | 201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耀武;王金虎;岳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057;C04B35/622;C04B41/87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铝酸酯 氧化钙 氧化钙材料 水化 坯体表面 坯体 涂覆 制备 高温材料 高温熔体 高温性能 氢氧化钙 水化性能 熔体 细粉 成型 冶炼 净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水化氧化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氢氧化钙细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0.5~4wt%的水,混合,成型,干燥,自然冷却;然后在1400℃~1800℃条件下热处理1~6小时,自然冷却,即得热处理后的氧化钙坯体。将铝酸酯溶液涂覆于所述热处理后的氧化钙坯体表面,静置6~10小时,得到涂有一层铝酸酯的氧化钙坯体;再用所述铝酸酯溶液涂覆于所述涂有一层铝酸酯的氧化钙坯体表面,静置10~14小时;最后于1200~1600℃条件下热处理1~5小时,自然冷却,即得抗水化氧化钙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制品使用温度高、高温性能稳定、抗水化性能好和能净化高温熔体,适合作为高纯净熔体冶炼用的高温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钙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水化氧化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钙材料是以氧化钙(方钙石)为主要矿物制得的特种耐火材料。方钙石(CaO)的真密度为3.75g/cm3、熔点为2570℃、莫氏硬度为6度、0~1700℃平均线膨胀系数为13.8×10-6/℃、1000℃的热导率为7.71 W/(m·K)、930℃电阻率为4.175×106 Ω·cm和1460℃电阻率为91Ω·cm,属碱性耐火材料。氧化钙制品虽具有高温性能好和抗碱性炉渣侵蚀强等优点,但与水或水汽极易反应,因此氧化钙的熟料和氧化钙制品在自然状态下极难保存。如烧结氧化钙熟料颗粒只能存放约100h,制得的等静压制品只能存放10余天,使其生产和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使采用电熔氧化钙颗粒料制成的耐火砖,且经过1780℃高温处理,再进行严密的防潮包装,其存放时间也只能延长到3~4个月。
现有的氧化钙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用烧结法或电熔法制造氧化钙熟料
(1)烧结法是将纯石灰石在1200~1300℃条件下煅烧,压制团块后在1700℃左右的条件下烧成;
(2)电熔法是将大理石块在三相电弧中电熔。
二、氧化钙制品的生产工艺
将一定颗粒级配的氧化钙熟料预热到160℃,加入软化点为110℃的沥青4~8wt%,混合后在50~70MPa的条件下成型,得砖坯。
(1)烧成砖。将所述砖坯在低温时升温速度较慢,以防止排除烧失物时砖坯发生崩散;烧成温度为1428~1650℃;
(2)轻烧砖。将所述砖坯在260℃条件下加热5h;
(3)烧成浸渍砖(油浸砖)。将所述砖坯浸入软化点为90℃的沥青液中,在200℃下保持20min。
总之,现有的制备氧化钙熟料和材料的方法不仅工艺比较繁琐(需要破碎),且存在环保问题(沥青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同时所制制品难以适应高纯净熔体的冶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抗水化氧化钙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抗水化氧化钙材料使用温度高、高温性能稳定、抗水化性能好和能净化高温熔体,适合作为高纯净熔体冶炼用的高温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步骤一、以氢氧化钙细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0.5~4wt%的水,混合,压制成型,于110~200℃条件下干燥8~24小时,自然冷却,即得干燥后的氧化钙坯体。
步骤二、将所述干燥后的氧化钙坯体在1400℃~1800℃条件下热处理1~6小时,自然冷却,即得热处理后的氧化钙坯体。
步骤三、将铝酸酯溶液涂覆于所述热处理后的氧化钙坯体表面,室温条件下静置6~10小时,得到涂有一层铝酸酯的氧化钙坯体;再用所述铝酸酯溶液涂覆于所述涂有一层铝酸酯的氧化钙坯体表面,室温条件下静置10~14小时,得到涂有两层铝酸酯的氧化钙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