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痈疽仙方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71908.7 | 申请日: | 201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媚月;张志国;张文兴;张月娟;曾水清;刘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648 | 分类号: | A61K35/648;A61P17/02;A61P3/10;A61P15/14;A61P31/04;A61K35/646;A61K35/6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痈疽 仙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良痈疽仙方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蜈蚣、全蝎、水蛭、地龙、穿山甲与麻油按程序浸泡并熬制备用,可直接外涂创面,或浸润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也可捻成纱条填塞腔洞,甚至注入腔洞型创面使用,有促进创面(腔)快速愈合的作用。本发明制作流程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疗效确切、适用范围广和明显中医药特色,适合规模化生产等特点,是保守治疗各类急慢性、疑难、复杂创面的良药,适用于治疗<5%TBSA面积Ⅲ度以下的烧伤创面、Ⅲ度烧伤植皮后残余创面、Ⅳ度压疮、Ⅲ级糖尿病足、浆液性乳腺炎、术后脂肪液化并感染的伤口、MRSA感染的痈疽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痈疽仙方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年老体弱、久病成疾、不愿和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疮疡病人比较常见,其疮面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愈后易复发等特点,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1.抗生素和生长因子西医学治疗创面,首先强调病因治疗,如纠正低蛋白、控制糖尿病、改善血液循环等,其次是创面的局部治疗,如抗感染、外科清创、植皮、功能性敷料和创面覆盖物、维生素类、锌制剂、生长因子等,为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以期慢性难愈性创面获得自然愈合。目前外用生长因子调控创面愈合有一定效果,由于慢性创面受病因、病程、既往治疗方式等影响,很难找到完全符合创面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如傅小兵等报道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185例,总有效率为93.5%。针对创面感染的治疗,西医学以全身应用抗生素为主,也有学者对创面采用了局部用药,然而创面细菌谱及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变化,并且耐药菌株呈上升趋势,给创面治疗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合并铜绿假单孢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复杂、难愈性创面,创面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抗生素多不敏感或耐药,应用抗生素治疗多收效甚微,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难题之一。2.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目前市场上,新型湿性敷料琳琅满目,国际公认抗炎促愈作用最强的是各种类型的银敷料。缺点是:银敷料费用高昂;容易引起银中毒和导致创面形成生物膜,不宜长期使用。3.仙方膏祖国医学在治疗疮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典验方,如清.顾世澄编著的《疡医大全》,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中医外证全书。其痈疽门膏药主方仙方膏,总括了71味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一切外证,并贴五劳七伤、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人癥瘕、带下等。仙方膏主要植物药有:白芷、紫荆皮、独活、石菖蒲、赤芍等,主要动物药有蜈蚣、蛇蜕、刺猬皮、鳖甲、白僵蚕、穿山甲、全蝎等。其制作工序包括,第一道工序:泡药,麻油内浸泡7日;第二道工序:熬药;第三道工序:下黄丹;第四、五、六、七、八道工序:油成后再序贯加血竭、珍珠、当门子、潮脑等13味药收功。仙方膏的不足之处:⑴药方复杂,熬药工序繁琐,非熟练药工方可掌握其复杂繁琐熬制工序和火候。⑵仙方膏尽管在其最后一道工序加入了潮脑,但大量植物药组成的药方熬制成的药膏,经临床验证,容易变质,不宜长时间保存。⑶组方中加入了黄丹,铅丹体重性沉,有拔毒生肌、杀虫止痒等功效,由于其化学成分主含四氧化三铅,不可持续和或大量使用,否则易蓄积中毒。⑷《外科正宗》冲和膏由白芷、炒紫荆皮、独活、石菖蒲、赤芍等组成,具有疏风活血、消肿定痛、驱寒软坚的作用,主治疮疡介于半阳半阴阶段,其用法不是外用于疮面,而是葱汁或陈酒调服。截止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其他相关文献报道痈疽门仙方膏的使用方法或经验。中医药治疗创面,强调整体观念,更重视对症下药。因此,根据中医药治病简、便、验、廉和痈疽疮面容易由阳转阴的特点,以仙方膏为雏形,在组方时留取了痈疽仙方膏中部分动物药,摒弃了植物药和性味偏寒凉的动物药如鳖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功能,期间申请人曾想过是否可以用龟甲代替鳖甲,龟甲性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等功能;僵蚕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等功效,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刺猬皮为临床少用中药之一。《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指出:“寒方之制,为清火也,除热也”,张介宾认为“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不凉彼者!但当分其轻清重浊,性力微甚,用得其宜则善也”。阴毒寒邪易伏,故令人不觉,久则阳气耗损,疮疡由阳转阴。故寒凉、少用药物均弃之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