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71054.2 | 申请日: | 201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岩岩;韩发龙;谷玥;程丕建;付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16;G06F3/16;G06K9/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可穿戴装置,包括:
扫描部件,配置成扫描对象,获得扫描信息;
触感提示部件,与所述扫描部件耦接,配置成将所述扫描信息转换为触感信息;
佩戴部件,配置成连接所述触感提示部件;和
语音提示部件,用于将所述扫描部件的扫描信息以语音方式提示给使用者,且能够与所述触感提示部件同时被使用,以便使用者根据声音确定触摸到的盲文;
其中,所述扫描部件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设置在所述佩戴部件上对应于使用者的手背一侧,用于对使用者前方及两侧的物体进行扫描,所述第一扫描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分析单元和物体特性检测单元,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分析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扫描区域的物体图像,并根据所述物体图像来确定物体的类型、形状、尺寸和色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体特性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对扫描区域中的物体的材质进行检测;和
第二扫描模块,设置在所述佩戴部件上对应于使用者的手心一侧,用于对与使用者手接近或接触的物体进行扫描,其中所述第二扫描模块包括文字扫描单元,所述文字扫描单元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对象包含的文字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所述触感提示部件包括:
控制器,包括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扫描部件的扫描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编码信息;和
触觉刺激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对使用者的触觉敏感部位上的对应区域进行触觉刺激,以将所述扫描信息转换为所述触觉敏感部位可识别的触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给与所述编码信息对应的所述触觉刺激单元的电触点加电;
所述触觉刺激单元包括:触点驱动机构,具有分别与所述电触点对应的多个升降机构,用于在所述电触点加电时驱动对应的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所述触觉刺激单元还包括:柔性层,设置于所述触点驱动机构与所述触觉敏感部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所述编码信息包括盲文编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还包括:语音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使用者的语音指令,以触发以下的操作至少之一:所述扫描部件的信息扫描操作、所述触感提示部件的触感提示操作和所述语音提示部件的语音提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红外传感单元,用于探测扫描区域中物体的位置及类型;
距离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扫描区域中物体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还包括:充气调整部件,用于通过调整充入所述佩戴部件的充气量来控制所述佩戴部件的佩戴贴合度。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扫描对象,获得扫描信息;
将扫描信息转换为触感信息,并将所述扫描信息同时或按照预设顺序地通过触感提示部件以触觉提示和通过语音提示部件以语音方式提供给使用者;
其中,所述扫描对象的操作包括:对使用者所指示的区域内的物体进行扫描,以获取物体的类型、形状、尺寸、色彩和材质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对所述对象包含的文字进行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扫描对象的操作还包括:
对使用者所在道路的路况信息进行扫描,并分辨道路上的障碍物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使用者的语音指令,以触发以下的操作至少之一:信息扫描操作、触感提示操作和语音提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0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景区导览系统及导览方法
- 下一篇:在再现环境下控制对用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