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及电池箱维护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0790.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蕾;罗洪旭;于强;郭士儒;程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盖组件 防护盖 弹针 互锁 电池管理系统 开关量信号 锁紧检测 电池箱 插座 生成报警信号 触发开关 电连接器 锁紧信号 锁紧状态 盖合 铜箔 电器 维护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及电池箱维护插座,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互锁弹针、互锁弹针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有防护盖组件和电池管理系统;在防护盖组件盖合中,互锁弹针与防护盖组件内的铜箔进行接触,触发开关量信号,电池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开关量信号为1的情况下,生成锁紧信号,以及,在接收到开关量信号为0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号。本发明可以提高对防护盖锁紧状态进行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电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及电池箱维护插座。
背景技术
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一般固定装配在电池箱体上,插头连接于插座上,插头与插座的接触件的尾端均连接有传递电流或是信号的线缆。对于需要防尘防水的连接器组件,在插头与插座没有插合上之前,需要在插头和插座上设置上插头防护盖和插座防护盖,防止灰尘和水分子在连接器组件不使用时进入插头和插座中,影响插头与插座的性能。
防护盖若不锁紧将会导致IP67(是指防护安全级别)防护失效,有水进入到插座,进而导致电池包内电池短路,可能导致电池燃烧,将会造成火灾,或电池容器因压力过大而爆炸,也可能会烧坏用电器,使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检测防护盖是否锁紧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及电池箱维护插座,以提高对防护盖锁紧状态进行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电器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其中,包括:互锁弹针、所述互锁弹针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有防护盖组件和电池管理系统;
在所述防护盖组件盖合中,所述互锁弹针与所述防护盖组件内的铜箔进行接触,触发开关量信号,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开关量信号确定锁紧状态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紧状态信号包括锁紧信号,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开关量信号为接触信号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锁紧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紧状态信号还包括报警信号,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开关量信号为断开信号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所述锁紧状态信号时,发出对应的提示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互锁弹针为两根。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互锁弹针为弹簧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互锁弹针的压缩量范围为1.1~1.3cm。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护盖组件还包括密封圈和绝缘板;
所述铜箔设置于所述绝缘板上,所述绝缘板的周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并且,在所述防护盖组件锁紧时,所述互锁弹针与所述铜箔相连。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维护插座,其中,包括:插座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盖锁紧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