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0623.1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名;张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Q3/20;G08B21/08;B60C2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落水 安全 逃生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包括安全气囊包、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感器、控制盒、第一空气管道、第二空气管道和第三空气管道,控制盒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源、控制模块和空压机,供电电源分别和控制模块和空压机电连接,控制模块和空压机电连接,安全气囊包通过第三空气管道和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分别连接第一空气管道和第二空气管道,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一空气管道的管道口下方,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空气管道的管道口下方,控制模块分别和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电连接。能够将车内空气收集于安全气囊包中,为车内的人员提供呼吸用的空气和上升的浮力,辅助逃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保有量逐年递增,汽车事故频发,尤其是汽车落水事故,一旦发生如果车内人员采取救生措施不当,死亡率极高,由于落水后车外水压的作用,车门往往不容易被打开。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开车门或车窗逃生,车内人员将可能需要等待汽车被注满水待车内外水压平衡之后才能够打开车门,然而这一等待过程往往就成为一个死亡的过程。而对于不熟水性的人,即使能够逃出车体,也会被溺亡。而现有的汽车内都没有配备落水逃生的装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
本发明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包括安全气囊包、水位传感器、控制盒和空气管道,水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控制盒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源、控制模块和空压机,供电电源分别和控制模块和空压机电连接,控制模块和空压机电连接,空气管道包括第一空气管道、第二空气管道和第三空气管道,安全气囊包通过第三空气管道和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分别连接第一空气管道和第二空气管道,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一空气管道的管道口下方,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空气管道的管道口下方,空压机与第一空气管道和第二空气管道的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控制模块分别和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感器、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汽车前部的低位,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汽车后部的中位,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汽车的高位。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包一侧设置有吸道管,吸道管上依次设置有泄压阀、单向阀和开关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包上设置有肩带、肩带收紧带、腰带、腰带收缩带和后背带,肩带收紧带通过第一收缩卡扣连接在肩带上,腰带收缩带通过第二收缩卡扣连接在腰带上,后背带上设置有第三收缩卡扣。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包的吸道管上还设置有空气分支管,空气分支管包括与吸道管连接的分支管接口和分支吸道管,分支吸道管上设置有分支管开关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包上还设置有切换开关、电源及控制模块和警示灯,电源及控制模块分别与切换开关和警示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汽车落水控制模块和轮胎充气控制模块,汽车落水控制模块控制空压机在汽车落水的时候为安全气囊包充气,轮胎充气控制模块控制空压机给轮胎充气。
更进一步的,所述汽车落水控制模块还包括报警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用于汽车落水时进行报警和GPS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外部设置有第一空气管道口、第二空气管道口、空气输出口、切换开关、总开关、电源接口和卡扣支座,第一空气管道口、第二空气管道口和空气输出口位于控制盒内的一端分别连接空压机,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空气管道、第二空气管道和第三空气管道,电源接口和供电电源电连接,切换开关和总开关分别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手动开启按钮,手动开启按钮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
- 下一篇:一种车身回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