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仓混合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9844.7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伟;李长江;马利全;柳立江;邢永康;祁晓华;杜杰;吴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13/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仓混合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储仓本体、气力输送机构和折流板;气力输送机构包括气力输送管、导流罩和压缩空气吹管,气力输送管设置在储仓本体的内腔中,导流罩包括导流腔及分别设于导流腔上下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压缩空气吹管设置在导流罩的导流腔内且压缩空气吹管的压缩空气出气口朝向导流罩的上开口;折流板设置在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出口的上方并与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存在缝隙。本发明的混合系统及方法对原有储仓混合本体技术进行改进,对储仓本体加装循环流化装置实现储仓内物料的混匀,使配料更迅速、更便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仓的混合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粉煤灰的混合系统及方法,属于储仓混合器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粉煤灰锥底储仓本体设备结构如图4所示,使用粉粒物料运输罐车从电厂灰仓运来的粉煤灰输送至储仓本体1的顶部后在自重力作用下落入储仓本体1内,压缩气体夹带粉尘经布袋除尘器7过滤后排空。为防止粉煤灰在储仓本体1内板结造成下料不畅,在储仓本体1的侧壁上加装“空气炮”适时对粉煤灰进行打气松动。
储仓本体1内的粉煤灰经取样化验确定氧化铝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后,计算得出符合后续工艺要求的配料比例,即配制合格料浆的比例。排除粉煤灰计重的误差,由于在混合过程中粉煤灰成分的均一化程度较低而直接导致一次配料成功的机率降低。因此,需要对第一次配好的物料进行反复的化验和调整,直至合格为止,这直接影响了后续生产过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仓混合系统和方法,以解决储仓内物料混合不均匀而导致的配料成功的机会降低,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仓混合系统,包括储仓本体、气力输送机构和折流板;
所述气力输送机构包括气力输送管、导流罩和压缩空气吹管,所述气力输送管设置在所述储仓本体的内腔中,所述导流罩包括导流腔及分别设于导流腔上下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导流罩的上开口连接在所述气力输送管的底部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气力输送管连通,所述导流罩的下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储仓本体下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漏槽;所述压缩空气吹管设置在所述导流罩的导流腔内,且所述压缩空气吹管的压缩空气出气口朝向导流罩的上开口;
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出口的上方并与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存在缝隙,所述折流板用于阻挡由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出口输出的物料并将其导流至所述气力输送管外。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件I,所述支撑件I连接于所述气力输送管的外壁与所述储仓本体的内壁之间,以将所述气力输送管固定于所述储仓本体的内腔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件Ⅰ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支撑件Ⅰ相对于所述气力输送管对称分布;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件Ⅰ的数目为4-6个。比如:4个支撑件Ⅰ两两垂直分布在气力输送管的外壁,从俯视角度来看,4个支撑件Ⅰ呈“十”字型分布。支撑件Ⅰ对称地安装保证了气力输送管在工作状态中能够保持平衡,使得所述气力输送管能够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储仓本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底面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出口的面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包括相对于所述气力输送管向上隆起的第一折流面和第二折流面,且所述第一折流面和第二折流面相对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分别向气力输送管的两侧延伸;
折流板可以为能够覆盖住气力输送管顶部的任意形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折流面和/或所述第二折流面为弧面;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折流面和第二折流面相对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部开口的中心对称布置。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折流板的俯视图为一个圆形,其纵切面为“雁”形,具有上述结构的折流板在受到压缩气体的冲击力后,能够将压缩气体中夹带的物料阻挡并导流至气力输送管的外部,使得物料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混合得更加均匀;在另外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气力输送管垂直设置在储仓本体中,使得气力输送管底部的物料直接垂直向上输送到所述气力输送管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9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