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9152.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张兵钱;罗超;彭形;蒋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16;A61M1/00;C12M1/34;C12M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气管 导管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端部密封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端部设有用于连通导管本体与呼吸机的接口一;导管本体上还连通有吸痰管和湿化管;吸痰管内设有浮球,浮球与吸痰管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且浮球上固定连接有上移齿条一;湿化管上设有用于接入雾化湿化液的接口二,湿化管与导管本体之间设有连通口一,湿化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关闭连通口一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下移齿条;上移齿条与下移齿条之间啮合有与导管本体外壁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本方案可以不用反复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的衔接处并保持导管内持续的湿度,避免灰尘进入病人体内和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抢救危重病人时,因医疗需要常常为病人插入气管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辅助呼吸治疗,常见的气管导管呈弯曲形,使用时,将气管导管的一端与呼吸机相连,从而为患者注入氧气。在使用现有的气管导管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需要反复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链接处,注入湿化液,不仅破坏气道密闭性,尤其在患者需要长期带气管导管生存状态下,气道密闭性无从谈起,而且呼吸机导入的氧气虽然经湿化液间断性地湿化,但仍显干燥。(2)需要间断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链接处,以将呼吸道中的痰液吸出,再将痰液进行样品制备,以检测患者痰液中的细菌(常见的检测项目是革兰氏阴阳性判断),耗时耗力。同时前述的间断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链接处操作,会导致临床治疗过程中增加肺部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几率,往往造成患者因不能有效地纠正肺部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成为医疗及护理工作长期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成为影响重症病人治愈率及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可以不用反复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的衔接处并保持气管导管的密闭性,维持呼吸道湿度,降低肺部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端部密封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端部设有用于连通导管本体与呼吸机的接口一;导管本体上还连通有吸痰管和湿化管;吸痰管内设有浮球,浮球与吸痰管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且浮球上固定连接有上移齿条一;湿化管上设有用于接入雾化湿化液的接口二,湿化管与导管本体之间设有连通口一,湿化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关闭连通口一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下移齿条;上移齿条与下移齿条之间啮合有与导管本体外壁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密封盖、湿化管和吸痰管,不仅能保持导管内持续的湿度,维持呼吸道湿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反复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的衔接处的操作,保持气管导管的密闭性,有效降低交叉感染几率;同时通过引入湿化液和吸痰管的双重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降低肺部感染几率。
2、通过浮球、上移齿条一、转动齿轮和下移齿条,能实现根据痰液粘度的大小控制向气管内注入雾化湿化液的多少,且痰液粘度较大时,注入湿化液较多,粘度较小时,注入湿化液较少,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为识别痰液颜色深浅来判断湿化液注入量的主观影响。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导管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吸痰管连通的检测管,检测管上设有用于接入氢氧化钾溶液的接口三,检测管内转动连接有接种环。通过向检测管内注入氢氧化钾溶液,再结合接种环,可以鉴别痰液中革兰氏细菌的阴阳性,避免现有技术中额外采样导致的操作费时费力问题。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浮球上还固定连接有上移齿条二,上移齿条二啮合有直齿轮,直齿轮同轴连接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啮合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与接种环连接,且直齿轮、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均与导管本体转动连接。通过上移齿条二、直齿轮、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可以实现根据浮球的移动过程而自动混合氢氧化钾溶液和痰液,操作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9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