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8040.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春;陈一奇;朱芸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式微 系统 | ||
1.一种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托盘;
芯片,所述芯片设于所述托盘内,所述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样腔、反应腔和储液腔,所述加样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道、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道;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托盘同步转动;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托盘绕第二转轴转动,所述转动板相对于第二转轴不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协同控制所述芯片内流体的流动方向;
其中,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加样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包括多个,多个储液腔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储液腔和第二子储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之间设有第四连通管道,所述第一子储液腔在所述芯片使用时与外界大气连通或通过通气管与所述芯片其他结构连通实现自通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覆盖所述第一子储液腔、所述第二子储液腔和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上表面,阻断所述第一子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子储液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阀塞,所述阀塞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阀塞对应的顶柱,所述顶柱抵接所述阀塞从而向所述第四连通管道施加向上的力,使得所述密封膜与所述第四连通管道的配合面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波峰管和直线管,所述波峰管与所述储液腔连接,所述直线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波峰管的峰高随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反应腔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废液腔,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反应腔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连通,在所述芯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废液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提供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磁感应供电装置、磁共振供电装置、微波供电装置和光伏供电装置中的其中一种,所述供电装置为磁感应供电装置,所述磁感应供电装置包括:
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设于所述转动板的顶面;
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面,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同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80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SPR的多通道微流控传感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截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