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性修复疤痕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67837.3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彪;唐骢;陈家骊;王锦涛;陈御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彪 |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34;A61K8/365;A61K8/44;A61K8/65;A61K8/73;A61K8/92;A61K8/9794;A61K8/9789;A61K8/02;A61Q19/00;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物 疤痕 微针 修复 马齿苋提取物 牛蒡根提取物 五倍子提取物 洋甘菊萃取物 柠檬酸 党参提取物 黄芩提取物 可溶性胶原 芦荟提取物 山药提取物 紫草提取物 薰衣草精油 胡萝卜籽 辣薄荷 绿豆粉 欧锦葵 欧蓍草 婆婆纳 甜菜碱 重量份 冰片 精油 没药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修复疤痕微针,包括有效成分,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有效成分包括:柠檬酸0.2‑1.5份,可溶性胶原10‑33份,盔状黄芩提取物2‑14份,欧锦葵提取物5‑18份,辣薄荷提取物7‑30份,药用婆婆纳提取物0.5‑5份,欧蓍草提取物13‑53份,马齿苋提取物50‑130份,紫草提取物50‑100份,五倍子提取物50‑100份,没药提取物70‑90份,冰片提取物15‑20份,芦荟提取物12‑15份,山药提取物3‑6份,洋甘菊萃取物12‑15份,甜菜碱1‑2份,牛蒡根提取物3‑6份,绿豆粉提取物1‑3份,党参提取物4‑8份,胡萝卜籽精油8‑9份,薰衣草精油6‑7份。本微针修复疤痕修过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修复疤痕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即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疤痕”给患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疤痕。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缩期又使患者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极大的身、心双重障碍。
疤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颜面位于五官附近的疤痕,并造成五官变形或功能受限制,如眼角、嘴角。
2)在四肢关节的疤痕,引起活动受限制。
3)长而宽的疤痕。
4)肥厚隆起的疤痕。
5)凹陷绉折的疤痕。
6)色素沉着或颜色突显而无法和附近皮肤颜色相配合的疤痕。
7)和周遭皮肤纹理不相称的疤痕。
8)有明显令人不适症状的疤痕,如奇痒、灼热、疼痛或表面溃疡。
目前,市场上治疗疤痕的化妆品多添加了化学杀菌剂、激素、收敛剂、抗炎剂等,对皮肤刺激性大,严重的甚至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病原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佳。因此,研制一种更为安全、温和、持久和功效全面的修复疤痕的化妆品已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目前修复疤痕的化妆品主要是涂敷在皮肤表面,需要通过皮肤吸收有效成分。皮肤的吸收与产品中有效成分分子的大小,溶解度等因素有关,产品中很大部分有效成分不能被充分的利用,或者在吸收过程中被其他物质氧化等而失效。这也是目前化妆品治疗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祛疤产品大多以液体的形式运输、储存,液体存储时间短,不利于运输,容易霉变或氧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溶性修复疤痕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疤痕修复产品修复疤痕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溶性修复疤痕微针,包括有效成分,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有效成分包括:
柠檬酸0.2-1.5份,可溶性胶原10-33份,盔状黄芩提取物2-14份,欧锦葵提取物5-18份,辣薄荷提取物7-30份,药用婆婆纳提取物0.5-5份,欧蓍草提取物13-53份,马齿苋提取物50-130份,紫草提取物50-100份,五倍子提取物50-100份,没药提取物70-90份,冰片提取物15-20份,芦荟提取物12-15份,山药提取物3-6份,洋甘菊萃取物12-15份,甜菜碱1-2份,牛蒡根提取物3-6份,绿豆粉提取物1-3份,党参提取物4-8份,胡萝卜籽精油8-9份,薰衣草精油6-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彪,未经陈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