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元件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7812.3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0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土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K37/04;B23K37/00;B23P23/06;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元件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子元件的定位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横梁和两个定位切割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传送带;主动辊上同轴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机架上竖直滑动设置有能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的齿条;横梁内设有水平的滑道,横梁内竖直设有供引脚穿过的通孔;每个定位切割机构包括一个定位块两个切割单元,每个切割单元包括滑块、拉簧、切割刀和拉绳;滑块滑动设置于滑道内,拉簧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拉簧自由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切割刀倾斜设置于滑块上,定位块与滑块固定连接;拉绳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拉绳另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拉绳上设有刮片。采用本技术方案时,能自动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并连续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子元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元件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对于电子元件芯子制造完成之后,还需要从电子元件上引出引脚,普遍的方式是在电子元件芯子上固定焊接两根引脚,目前常用的引脚材料为铜线。在焊接之前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固定,然后分别将引脚一端与电子元件的相应位置接触,再分别进行人工焊接。
对于一些大型的电子元件生产厂商而言,对电子元件的需求量很大,通过人工焊接一方面对焊接工的焊接技术要求较高,不同焊接工经手的产品质量无法达到一致;另一方面整个工序需要人工先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然后焊接,再解除对于电子元件的定位并取下电子元件,程序复杂,人工强度大,而且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市场空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并连续焊接的定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用于电子元件的定位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横梁和两个定位切割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所述主动辊上同轴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位于传送带一侧;机架上竖直滑动设置有能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横梁内设有水平的滑道,横梁内竖直设有供引脚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滑道;
每个定位切割机构包括一个定位块和两个切割单元,每个切割单元包括滑块、拉簧、切割刀和拉绳;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道内,所述拉簧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拉簧自由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倾斜设置于滑块上且切割刀能切断引脚;所述定位块与其中一个滑块固定连接且滑块位于传送带一侧;所述拉绳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拉绳另一端经过滑道和通孔后与齿条上端固定连接,拉绳上设有能向传送带方向推送引脚的刮片;机架上还固定有能对引脚进行自动喷焊的自动焊接机。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传送机构在传送电子元件的同时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与齿条、滑块、拉簧、切割刀、拉绳以及定位块配合,在电子元件移动至定位切割机构下方时,自动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然后同时对引脚进行焊接以及对引脚进行切割,其中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时,由于定位块之间的宽度可调节,能对不同长度的电子元件进行定位;当不完全齿轮未与齿条啮合时,再与拉绳和刮片配合,自动对引脚进行推送,使引脚与下一个电子元件进行接触,实现电子元件的连续焊接,降低人工强度,提高电子元件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放置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放置电子元件的过程中依次将电子元件放置在对应的放置槽内,确保后续准确对电子元件进行定位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道与通孔贯穿相交处设置有滚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减小拉绳所受摩擦力,防止拉绳在移动过程中与滑道和通孔贯穿相交处产生摩擦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限位块能对传送中的电子元件进行导向,确保后续的精确定位与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土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土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极管自动焊引线机
- 下一篇:一种带补偿的自动焊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