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6240.7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江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入 组合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药盒包括盒体和药粉容纳体。药粉容纳体设置于盒体内且设有用于放置药粉的药粉容纳腔,药粉容纳腔包括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盒体上设有用于向盒体内引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和用于输出风粉混合物的风粉出口,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可动地设置以使得药粉容纳腔在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之间切换,在封闭状态,盒体封闭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在开放状态,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与进气口连通、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与风粉出口连通。本发明的药盒避免药粉被污染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我国的疾病死因上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脑血管病。
肺部吸入给药是慢阻肺及类似于慢阻肺的大多肺部疾病的首选疗法,具有靶向、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溶液雾化、计量雾化和干粉粉雾。与溶液雾化和计量雾化相比,干粉粉雾剂吸入给药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慢阻肺病人。
现有技术中的大剂量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药盒在使用时必须先插入一个胶囊,吸后把废胶囊取出扔掉,然后插入新胶囊吸入第二口。这样病人的操作比较复杂,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以方便操作且避免药粉的污染。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药盒包括盒体和药粉容纳体,药粉容纳体设置于盒体内且设有用于放置药粉的药粉容纳腔,药粉容纳腔包括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盒体上设有用于向盒体内引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和用于输出风粉混合物的风粉出口,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可动地设置以使得药粉容纳腔在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之间切换,在封闭状态,盒体封闭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在开放状态,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与进气口连通、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与风粉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药粉容纳体包括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
进一步地,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得每个药粉容纳腔在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盒体包括环形盒体,环形盒体包括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盒体环壁和第二盒体环壁形成于第一盒体环壁与第二盒体环壁之间的安装空间,进气口设置于第一盒体环壁上,风粉出口设置于第二盒体环壁上,药粉容纳体设置于安装空间内,药粉容纳体具有第一容纳体环壁和第二容纳体环壁,药粉容纳腔位于第一容纳体环壁与第二容纳体环壁之间,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一容纳体环壁上,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二容纳体环壁上。
进一步地,环形盒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盒体环壁和第二盒体环壁中位于径向内侧的盒体环壁上的第一端壁,药粉容纳体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壁上且第一端壁与位于径向内侧的盒体环壁形成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
进一步地,药盒还包括设置于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的上游且用于使气流在吹送药粉之前产生旋流的第一旋流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旋流结构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中心至流道边缘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
进一步地,药粉容纳体包括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药盒包括与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对应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一旋流结构。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第一旋流结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旋流结构设置于药盒的进气口和药粉容纳体的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江,未经张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6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