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3179.0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方舒;张永静;钟思夏;陶露;徐虹;高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Q1/14;C12Q1/10;C12R1/19;C12R1/445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革兰氏 染色质 及其 制作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属于染色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临床和实验上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由于无法准确判断染色结果的颜色致使容易出现“假阳”和“假阴”现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包括载玻片、质控菌区、样品菌区和保护罩,该质控片可以有效避免临床和实验上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出现“假阳”和“假阴”现象,确保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实验上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容易出现“假阳”和“假阴”现象,通常是由于革兰氏染色试剂的质量或者染色中时间处理不当导致,例如脱色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假阴”,脱色时间过短容易出现“假阳”。在临床上,治疗革兰氏阳性菌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所使用的抗生素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对医生合理开药也是影响重大的。
现有方法中通常采用下列方式来确保革兰氏染色实验的正确性:(1)对样品菌进行简单染色(美蓝、结晶紫或碱性复红等染剂处理),镜检该样品菌的形态,样品菌的形态可以是球状、或者杆状、或者螺旋状、或者其它特殊形态,但是只能是其中一种形态;(2)若镜检后发现样品菌是球状,那么在实验室里需要培养大肠杆菌;若镜检后发现样品菌是杆状或螺旋状,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3)若样品菌是球状,那么样品菌与大肠杆菌在载玻片的同一位置进行混合涂片、干燥、固定、革兰氏染色直至镜检,镜检时,先观察混合涂片区域的大肠杆菌是否为红色,若是红色,说明本次革兰氏染色结果是正确的,再看混合涂片区域的样品菌,样品菌是红色,那就是阴性,样品菌是紫色或蓝紫色,那就是阳性;(4)若样品菌是杆状,那么样品菌需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混合涂片;(5)上述所说的混合涂片区域是同时含有样品菌和大肠杆菌(或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但上述的传统方法比较费时,需要每次对样品菌简单染色进行镜检,知道什么形态后,才能决定培养大肠杆菌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同时传统上的革兰氏染色多采用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的四步法,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对传统的革兰氏染色四步法进行了染色过程的优化调整,例如对染色时间和脱色时间的优化筛选,或者对染色试剂进行改进;但上述的方法都需要做大量的对比参照才能实现染色结果的准确,对于大批量未知菌的染色鉴定,这种方式效率低且错误率高,为了保证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则需要每组未知菌都需要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模式菌株,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临床和实验上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由于无法准确判断染色结果的颜色致使容易出现“假阳”和“假阴”现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它可以有效避免临床和实验上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出现“假阳”和“假阴”现象,确保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革兰氏染色质控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载玻片并在载玻片的一端为标记区,用于待检测样品菌种的信息;
(2)在载玻片上设置质控菌区和样品菌区,且质控菌区和样品菌区及标记区互不重叠,同时样品菌区可以设置多个,实现同一载玻片上多个样品菌的处理,从而提高了效率;
(3)准备防水胶布和双面防水胶片,并将防水胶布和双面防水胶片黏合在一起后;接着将防水胶布和双面防水胶片进行贯通打孔,再将防水胶布的一面贴合在质控菌区上并形成凸起边缘,质控菌区经紫外照射处理后,最后将防水贴纸跟双面防水胶片的一面贴合,制得保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学院,未经巢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3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