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和金属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2469.3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平;王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2 | 分类号: | G01N3/4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余应力 压痕 金属材料 测量残余 力学性能 弹塑性 压痕法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应变硬化指数 无量纲函数 横向载荷 位移曲线 压痕实验 球压痕 下压痕 求解 反演 压入 屈服 施加 分析 | ||
1.一种连续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和金属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无残余应力试样上施加横向载荷,进行连续球压痕实验,建立不同深度下压痕功比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无量纲方程∏γ的函数表达式:
式中:Wt为加载功,We为弹性恢复功;为压痕功比;σy为屈服强度;n为应变硬化指数;σr为残余应力;hm为最大压入深度;R为球形压头半径;E*为有效弹性模量,其值大小近似为材料的弹性模量E;
步骤二:对待测材料进行压痕实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从载荷-位移曲线中得到真实加载功Wt0和真实弹性恢复功We0,计算得到真实压痕功比(Wt0-We0)/Wt0;
步骤三:对于三个未知参数σy、n和σr分别建立一个区间范围,对三个参数分别在区间范围进行等份取点,得到三个参数值的所有排列组合;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σy、n和σr的每一组排列组合带入到步骤一的式(1)中,选取三组以上不同h/R进行反分析,分别得到反演的压痕功比(Wt-We)/Wt,计算每组排列组合在不同h/R下的反演的压痕功比(Wt-We)/Wt与真实压痕功比(Wt0-We0)/Wt0之间的误差绝对值的总和,若误差绝对值的总和不大于设定值,则使得误差绝对值的总和最小的一组排列组合即为所求的σy、n和σr;若误差绝对值的总和大于设定值,则返回第三步重新改变区间范围,直至误差绝对值的总和不大于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和金属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不同深度下压痕功比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无量纲方程∏γ的函数表达式采用如下变形:
在一定的压入深度h下,hm/R为一个定值,存在一个表观应变εp,使无量纲方程∏γ独立于n,对应的应力为表观应力σp;此时,(1)式由无量纲方程∏*表示:
其中,表观应力σp由下式确定:
由于不同深度下的表观应变εp不同,采用二次多项式对不同深度下的表观应变进行拟合:
其中,A,B,C为常数;
在一给定h/R下,由(4)式给出该h/R下的表观应变;将压痕功比(Wt-We)/Wt与材料的力学参数E*/σp和σr/σp对应的离散点进行拟合,得到该h/R下∏*的函数多项表达式:
式中:a1至a10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和金属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施加横向载荷过程中,施加压应力载荷时模拟残余压应力;施加拉应力载荷时模拟残余拉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和金属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施加载荷不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其残余应力大小控制在±0.8σy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24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土样品硬度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耐火材料硬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