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空心砖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1786.3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坤;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3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李福新 |
地址: | 2644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砖 制备工艺 石墨烯 氧化镁 重量份 混凝土 氯化镁 乙酸 纳米二氧化硅 镍铬铁合金 松香皂化酯 氧化石墨烯 建筑垃圾 矿石尾渣 硫酸铝渣 锯末 煤渣 木屑 芦苇杆 炉渣灰 起泡剂 水胶体 铝粉 制备 抗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空心砖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得空心砖不耐压、不抗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空心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成:氧化镁60~80份,氯化镁16~20份,水60~100份,煤渣10~30份,镍铬铁合金渣40~60份,氧化石墨烯4~8份,起泡剂0.8~1.2份,混凝土10~15份;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20~25份、氧化镁1~2份、硫酸铝渣5~8份、矿石尾渣1~1.5份、炉渣灰1.5~2份、芦苇杆粉5~6份、锯末木屑5~6份、松香皂化酯0.5~1.5份、乙酸5~8份、水30~60份、废铝粉0.5~1份、纳米二氧化硅水胶体;同时还提供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空心砖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心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空心砖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空心砖是建筑行业常用的墙体主材,由于其密度小、质轻、强度高、原材料消耗少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新型墙材的主流产品。空心砖的孔洞总面积占其所在砖面积的百分率,称为空心砖的孔洞率,一般应在15%以上。空心砖和实心砖相比,可节省大量的土地用土和烧砖燃料,减轻运输重量;减轻制砖和砌筑时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建筑物自重,加高建筑层数,降低造价。
随着建筑的发展,我国对空心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空心砖的主要两大弱点:1、抗震性能差是空心砖的致命缺点,由于空心砖内不实,砖的整体质量轻,房屋墙体的的密度不够大,空心砖就有了抗震性能差这个缺点;2、承重能力差:空心砖最大的缺点就是承重差,因为空心砖这类墙壁装饰材料的总质量减少了,其承重能力也相应的降低,在这样的墙面上挂重物是非常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组成科学、配比恰当、具有显著抗震和抗压性能的石墨烯空心砖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化石墨烯空心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成:氧化镁60~80份,氯化镁16~20份,水60~100份,煤渣10~30份,镍铬铁合金渣40~60份,氧化石墨烯4~8份,起泡剂0.8~1.2份,混凝土10~15份;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20~25份、氧化镁1~2份、硫酸铝渣5~8份、矿石尾渣1~1.5份、炉渣灰1.5~2份、芦苇杆粉5~6份、锯末木屑5~6份、松香皂化酯0.5~1.5份、乙酸5~8份、水30~60份、废铝粉0.5~1份、纳米二氧化硅水胶体。
优选的,原材料组成为:氧化镁70份,氯化镁18份,水80份,煤渣20份,镍铬铁合金渣50份,氧化石墨烯6份,起泡剂1份,混凝土12份;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22份、氧化镁1份、硫酸铝渣6份、矿石尾渣1.2份、炉渣灰1.6份、芦苇杆粉5.5份、锯末木屑5.5份、松香皂化酯1份、乙酸6份、水45份、废铝粉0.8份、纳米二氧化硅水胶体。
优选的,煤渣为松散容重为800kg/m3、颗粒抗压强度为1.5MPa的锅炉废渣,破碎后粒径小于5mm自然级配的煤渣。
优选的,起泡剂为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按重量配比1:1组成;纳米二氧化硅水胶体浓度为20~30%。
优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按所需重量份数称取混凝土原材料组成:建筑垃圾、氧化镁、硫酸铝渣、矿石尾渣、炉渣灰、芦苇杆粉、锯末木屑,松香皂化酯、乙酸、水、废铝粉;
b)将步骤a)称取的建筑垃圾用破碎机破碎后,放入纳米二氧化硅水胶体中浸泡处理6~8天后,捞出,得物料I;
c)将步骤a)称取的氧化镁、硫酸铝渣、矿石尾渣、炉渣灰、稻糠秸秆粉、锯末木屑,松香皂化酯、乙酸加入到搅拌釜里,在温度25±5℃下混合充分搅拌10~15min,得物料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1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久型混凝土养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