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1726.1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军;李卓;杜显龙;孙雨薇;孟凡莉;郭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圣诺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A61K36/48;A61K36/899;A61K47/36;A61K47/12;A61P7/02;A61P3/06;A23L33/105;A23L33/18;A23L33/125;A61K31/716;A61K36/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静安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血栓 制备 弹性蛋白肽 纳豆粉 鲣鱼 浓缩 生物技术领域 抗血栓效果 无毒副作用 新资源食品 免疫功能 降血脂 重量份 保健品 安全 健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浓缩纳豆粉10-40份和鲣鱼弹性蛋白肽1-10份。将上述浓缩纳豆粉和鲣鱼弹性蛋白肽混合得到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此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血栓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如新资源食品中的用途较广,健康、安全,无毒副作用,抗血栓效果好,并且能够降血脂,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血栓形成是心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脑缺血时,血小板功能异常亢进,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在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寻找可以降低副作用的药物来预防血栓性疾病,现有的抗血栓药物的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健康、安全,无毒副作用,抗血栓效果好,能够降血脂,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血栓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如新资源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浓缩纳豆粉10-40份和鲣鱼弹性蛋白肽1-1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浓缩纳豆粉的纳豆激酶的含量为:3200FU/g≥纳豆激酶≥3000FU/g。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浓缩纳豆粉的纳豆激酶的含量为≥7000FU/g。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组合物还包括麦芽糖醇、微晶纤维素和黑豆皮粉;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麦芽糖醇20-40份,微晶纤维素20-30份和黑豆皮粉1-1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组合物还包括选自酵母β-葡聚糖、硬质酸镁、麦芽糊精、红曲米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酵母β-葡聚糖5-15份、硬质酸镁0.5-5份、麦芽糊精0-30份、红曲米1-10份。
一种上述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将组合物的所有原料混合得到。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浓缩纳豆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大豆蒸煮后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打浆、浓缩、纯化和干燥得到。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浓缩是在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进行20-30min。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浓缩之后,纯化之前还包括脱脂脱维生素K2的步骤。
上述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血栓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如新资源食品中的用途,优选药物、保健品、或食品如新资源食品为经胃肠道给予剂型,如口服型剂型。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是:将浓缩纳豆粉和鲣鱼弹性蛋白肽配合使用,抗血栓效果好,能够降血脂,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健康、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抗血栓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圣诺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圣诺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1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