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60622.9 | 申请日: | 201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郭坤;陈伟强;李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管博管道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5 | 分类号: | F16L55/1645;F16L55/18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结构 切割装置 碎裂 衔接部 修复 结构性修复 沿圆周方向 变形管道 过流能力 均匀设置 中心拉杆 轴线方向 机身 刀盘 等径 减小 裂管 套接 替换 切割 移动 施工 应用 交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包括有可在待修复管道内移动并对待修复管道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套接新管的衔接部;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裂管刀盘,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衔接部的轴线方向上并用于拉顶新管的中心拉杆。本发明的修复结构适应性强,对于大部分变形管道都可以应用;可以等径替换,不影响过流能力;可以实现结构性修复;施工简单快速,减小对修复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管网系统必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延伸、地下管道一直不断地快速铺设,且随着城市地下管道随着使用年限增多,管道受土层电化学等腐蚀作用,结构损坏或老化程度不断加大,管道结构和强度安全度不能满足运行要求,市政塑料排水管道在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变形、渗漏,如何在不减少过流能力的情况下非开挖修复排水管道是当前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难题。
1、管道变形影响管道修复;
2、内衬修复会缩小管径,影响过流能力;
3、开挖修复环境、交通影响大;
4、缺少原位碎裂管修复的设备。
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可以碎裂现有管道,同时拉入新管,并且新拉入的管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便于施工,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在待修复管道内移动并对待修复管道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套接新管的衔接部;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裂管刀盘,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衔接部的轴线方向上并用于拉顶新管的中心拉杆,所述中心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管的底座。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与衔接部之间设置有可在待修复管道内侧滚动的扩孔部,所述的扩孔部为筒状结构,且筒状结构的表面设置有滚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衔接部的直径,所述衔接部与所述扩孔部的连接端形成有可供新管放置的台阶。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部的直径等于所述衔接部的直径,所述衔接部内设有可供新管卡入的空腔。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中心拉杆的衔接接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与所述扩孔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扩孔部与所述衔接部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设置有四个裂管刀盘,每个裂管刀盘与机身垂直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裂管刀盘呈90°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管刀盘的边缘为圆形或齿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前端设置有可供外部拉杆拉动的接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呈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管道静拉碎裂修复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修复结构适应性强,对于大部分变形管道都可以应用;可以等径替换,不影响过流能力;可以实现结构性修复;施工简单快速,减小对修复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管博管道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管博管道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0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