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梁板垂直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9672.5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梁 垂直 钻孔 装置 | ||
顶梁板垂直钻孔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顶梁板钻孔过程中墙壁不平的状况下钻头易发生断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板,底板上方设有可绕支撑柱转动的平板,初始状态时,平板处于水平状态,平板上端面固定有左右对称的导板,两个导板之间安装有活动板,两个导板的上端安装有压板支撑柱内穿插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左右两侧为相反的螺纹旋向,调整螺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滑块,活动板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其对应侧的滑块上,平板下端前后两侧对称位置分别与底板上端面连接有压簧,平板在不工作时在两侧压簧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本发明结构巧妙,构思新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顶梁板垂直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中,对顶梁板钻孔工艺一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施工工艺是人爬到梯子上进行手持手电钻进行手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胳膊向上用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是人工控制导致钻孔深度及垂直度不易控制。另外工人的操作高度一般都大于2m,存在安全隐患,若在楼层边钻孔则危险性更大。后来出现的钢管立杆制作的钻孔装置,自重大,不易楼层间搬运,并且钻孔的垂直度受地面平整度的影响极大。
此外对于一些顶板不是平面的建筑来说,人工钻孔的时候非常不容易控制与墙体的垂直度,容易造成钻头的弯折。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保证钻头始终与墙体保持垂直的进行钻孔,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钻头的断裂几率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顶梁板垂直钻孔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顶梁板钻孔过程中墙壁不平的状况下钻头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底板上端面固定有两个竖向放置且左右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水平放置的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轴线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底板上方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支撑柱上的平板,平板可绕支撑柱转动,初始状态时,平板处于水平状态,平板上端面固定有两个竖向放置且左右对称的导板,两个导板之间安装有一个可沿导板上下滑动的活动板,两个导板的上端安装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压板,压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支撑柱内穿插有一个与支撑柱同轴且可转动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的一端置于支撑柱的外部,调整螺杆左右两侧为相反的螺纹旋向,调整螺杆的左右两侧螺纹旋向相反部位分别连接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滑块,调整螺杆的转动可带动左右两个滑块同步移动,每个滑块上设有一个可绕调整螺杆的轴线在竖直平面内前后转动的环形套,活动板的铰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连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其对应侧的环形套上,平板的转动可带动连杆在环形套上转动,两个滑块同步向外侧移动时会通过连杆拉动活动板向下移动,两个滑块同步向内侧移动时会通过连杆推动活动板向上移动,平板下端前后两侧对称位置分别与底板上端面连接有压簧,平板在不工作时在两侧压簧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结构巧妙,构思新颖,有效的解决了在顶梁板钻孔过程中墙壁不平的状况下钻头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板位于高处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板位于低处时的此时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去除压板后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去除压板和平板后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明光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9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磁钻具深孔加工自动校正架
- 下一篇:机器人辅助质量检测的智能制造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