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57516.5 | 申请日: | 2018-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丽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银粒子 绿色制备 燕窝 纳米银胶体溶液 硝酸银水溶液 反复清洗 干燥处理 绿色环保 去离子水 还原剂 稳定剂 乙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方法,将1‑20g/L的燕窝水溶液与0.01‑100g/L的硝酸银水溶液混合,在80℃‑200℃下反应100‑600min,得到纳米银胶体溶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纳米银粒子。本发明采用燕窝作为纳米银粒子的还原剂和稳定剂,具备工艺简单、反应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各学科间的前沿技术,因对能源、医学、电子学、航空工业等具有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而金属纳米粒子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磁学、热学、生物学等性质而引起极大的兴趣,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纳米银在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传感技术、光学设备、催化、生物标记、药物转载和癌症治疗等。
传统的纳米银的制备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化学法多采用水合肼、甲醛、多元醇、有机胺等做还原剂,虽然这些还原剂具有高活性,但对环境有害,并且制得的纳米银易发生团聚现象。
近年来,采用绿色、环保、高效和廉价的方法制备纳米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相比于物理、化学法更有优势,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反应,合成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采用的绿色还原剂主要包括:维生素、柠檬酸钠、焦棓酸、对苯二酚、茶多酚、葡萄糖、果糖、蔗糖、植物及果皮提取物、微生物等。
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在繁殖的季节用唾液及其绒羽筑建而成的窝巢,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燕窝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水溶性氨基酸,其中唾液酸为燕窝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燕窝不仅可以抗衰老、抗病毒、抗射线、降血压,而且具有促进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于海花,徐敦明,周昱,陈鹭平,林立毅,张志刚. 燕窝的研究现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1):197-206;简叶叶,李庆旺,黄知几,黄灿灿,郑丽娟,傅维擎,郑宝东,张怡. 燕窝的营养功效与真伪鉴别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12(02):136-144)。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1-20g/L的燕窝水溶液与0.01-100g/L的硝酸银水溶液混合,其中所述燕窝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1-1:1,在80℃-200℃下反应100-600min,得到纳米银胶体溶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纳米银粒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燕窝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具备工艺简单、反应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1g/L的燕窝水溶液与1g/L的硝酸银水溶液混合,其中燕窝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1,80℃水浴反应100min,得到纳米银胶体溶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纳米银粒子。
实施例2:
将10g/L的燕窝水溶液与10g/L的硝酸银水溶液混合,其中燕窝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5:1,100℃油浴反应300min,得到纳米银胶体溶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纳米银粒子。
实施例3:
将20g/L的燕窝水溶液与50g/L的硝酸银水溶液混合,其中所述燕窝与所述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1,200℃油浴反应600min,得到纳米银胶体溶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纳米银粒子。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丽,未经赵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