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陶瓷生态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57512.7 | 申请日: | 2018-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贝迪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8/06;B01D39/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刘广合 |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材 泡沫陶瓷 硅藻 生态 制备 过滤净化水质 三维网状结构 高岭土 聚氨酯泡沫 天然矿物质 应用范围广 石灰石 成型材料 负氧离子 贯通气孔 基材制备 净化水质 配料试验 陶瓷浆料 吸附净化 烧结 钾长石 重量份 富含 膨润 吸浆 烧制 配方 水质 释放 改进 | ||
1.一种泡沫陶瓷生态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即将聚氨酯泡沫浸泡于浆料中进行挂浆,经过干燥、高温焙烧所得;所述聚氨酯泡沫内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开口气孔;所述浆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硅藻泥56-64份;
高岭土15-18份;
石灰石7-8份;
钾长石10-13份;
膨润石8-11份;
水24-7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陶瓷生态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藻泥57份、高岭土16份、石灰石7份、钾长石10份、膨润石9份以及水4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陶瓷生态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藻泥63份、高岭土17份、石灰石8份、钾长石12份、膨润石10份以及水47份。
4.一种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浆料制备:分别对硅藻泥、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和膨润石进行研磨并且过150-300目筛,得到细原料;将硅藻泥、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和膨润石的细原料用混料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混合配料;将混合配料与水混合,得到固含量为60%~80%的浆料;
聚氨酯泡沫预处理:将40-80PPI的聚氨酯泡沫放置于pH值为8.0-10的碱性溶液中浸泡25-35分钟,再将碱性溶液浸泡后的聚氨酯泡沫放置于质量分数为0.5%的羟甲基纤维素中浸泡5-10小时进行表面活性处理;
吸浆成型:将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泡沫浸入浆料中进行初次挂浆,对初次挂浆后的聚氨酯泡沫进行初次干燥;将初次干燥后的聚氨酯泡浸入浆料中进行二次挂浆,对二次挂浆后的聚氨酯泡沫进行二次干燥,得到泡沫陶瓷生坯;
将二次干燥后的泡沫陶瓷生坯加热,从室温25℃以2.5℃/分钟~2.8℃/分钟的升温速率均匀升温7小时至1075℃~1201℃后保温2小时;
保温后以3.0℃/分钟~3.5℃/分钟的升温速率均匀升温1小时升至1255℃~1411℃的烧结温度后保温8小时,即得泡沫陶瓷生态滤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挂浆后的所述聚氨酯泡沫在高温焙烧过程中被烧除,浆料经高温烧结形成陶瓷微颗粒;所述陶瓷微颗粒相互联结,形成相互交错的三维网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的研磨方法为:将研磨介质与待研磨原料按照质量比为15%~20%的比例加入球磨机内混合研磨12小时;所述研磨介质为直径120毫米的鹅卵石或高铝瓷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初次挂浆时间为2~4小时,二次挂浆时间为1~2.5小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初次干燥和二次干燥均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其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均为:干燥温度90~110℃,干燥时间4~9小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泡沫陶瓷生态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的高温烧结过程均为有氧常压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贝迪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贝迪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5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