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程监控下个性差异化的动态考核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54213.8 | 申请日: | 2018-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和青芳;林志英;李红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考核 个性差异 过程监控 课程 学生 动态监控 教学过程 学生成绩 学生信息 学习过程 自由选择 自律性 个性化 数据库 监控 记录 成绩 学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程监控下个性差异化的动态考核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提取课程和学生信息,还包括以下步骤:划分所述课程,并对学生进行动态监控和记录;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计算全部学生的考核成绩。本发明能够对课程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监控,把学习过程的数据纳入考核体系,提供学生由于个性化差异,在一定范围自由选择调整考核内容,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自律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生教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程监控下个性差异化的动态考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标准”)。《标准》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突出持续改进,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标准》确定了高等教育中各类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和运行过程的改革目标,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新指定的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学科发展、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等的改革和优化。
其中,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节点,是了解学生在专业需求中,各门课程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检验。考核结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价值取向而且能够应该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反馈和激励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在考试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改革工作,但高校课程考核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在突出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在考查学生综合运行知识的能力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此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等学校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课程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传统考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缺乏创新
高校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在考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中,仍然无法突破传统的方式的束缚,一般采取“考勤+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作为课程最终检测结果,无法跳出传统的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检测的桎梏,忽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想、平时学习过程监控和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激励和培养。尤其是技术技能型高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差、主观能动性不足,因此,陈旧呆板的考核体系一再延续,对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产生极大负面作用。
2. 考核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考核体系对教与学具有导向性,考核采用“考勤+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忽略,甚至被有些学生理解为可有可无。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点名到场,上课玩手机、睡觉、闲聊、吃东西,下课抄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同学替考、作弊,违反考场纪律。学生平时“放羊”,考前突击,考试作弊得逞后,有些学生沾沾自喜,影响考试的公平和公正,对学生、班风和学风造成恶劣的影响,学生缺乏踏实求学的态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全人格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后给社会带去不学无术、追名逐利等浮躁的社会风气。
3、落后的课程考试方法
大部分课程,特别是针对实践类、操作类等主观类考试,依然采用非考试系统平台下的人工出题、阅卷形式。考试前一两个月,教师需要出题、试做、修改、打印(或电子稿),考试后人工评阅等。每一次考试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评阅周期长、误差大、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且影响学生真实水平的检测。对考查课的试卷往往流于形式,缩小考试范围、降低考查难度,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
4.考核后缺乏系统的成绩分析、总结的有效交流和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4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 下一篇:试卷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