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板栗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52831.9 | 申请日: | 2018-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帆 |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33/10;A23L3/32;A23L3/34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竹炭 板栗 加工 食品加工领域 机器化生产 直接食用 多元化 保质期 备料 烘烤 熬糖 杀菌 口味 制作 环节 劳动 生产 | ||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竹炭板栗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主要环节有:备料、熬糖、拌粉、包衣、烘烤、杀菌包装。该竹炭板栗的加工方法主要运用机器化生产,减少了人力劳动,步骤简单,加工成本低廉,保质期较长,适合批量生产。制作的竹炭板栗结合了板栗和竹炭的风味,具有松脆可口、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的优点,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口味的多样化需求和营养多元化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炭板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竹炭板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又名: 栗、魁栗、毛栗、风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据科学实验证实,栗子的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和淀粉高达70.1%,蛋白质7%。此外,还含脂肪、钙、磷、铁、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他命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栗子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含有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健体、益胃平肝等功效。被称为“肾之果”。据《食疗本草》载,“研,和蜜涂面,展皱”。栗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抗动脉硬化等病的功效。
竹炭作为环境卫士已逐渐被人们认知,但竹炭作为人体内的卫士却鲜为人知,当人们吃食物时难免吃下残留农药、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容器溶解物,长期下去对身体健康不利(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如果经常吃些竹炭,那些吃下的残留农药、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容器溶解物,可被吃下的吸附力极强的竹炭吸附后,一起排出体外,避免了化学品对身体的危害。此外,竹炭在人体内还有其他有益的功效,可见竹炭食品对人们的健康十分有利。
目前,人们对板栗和竹炭的食用方法比较单一。板栗一般都是烘炒熟直接食用,并且去壳过程比较麻烦;竹炭一般是加工成竹炭粉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美食竹炭板栗,将板栗和竹炭的优点相结合,集甜、酥、脆、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等特点于一体。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炭板栗的加工保存方法,本方法步骤简单,加工成本低廉,保质期较长,适合批量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炭板栗,该竹炭板栗由下述方法加工所得:
(1)备料:板栗去壳,去除霉变、碎瓣及不规则的板栗仁,筛选出色泽、大小一致的板栗仁,采用脉冲强光对筛选好的板栗仁进行初步杀菌,一次脉冲光一闪光在4J/cm;
(2)熬糖:饴糖加热并加入白糖和水加热熬制,直到糖浆由大泡泡变成小泡泡,关火冷却后加入泡打粉;
(3)拌粉:糯米粉、粘米粉、玉米淀粉、竹炭粉、食盐、味精、壳聚糖拌匀成混合粉;
(4)包衣:将板栗仁放入包衣机中,浇入所述糖浆,浇一层所述糖浆撒一层所述混合粉,循环该过程直到混合粉全部粘在板栗仁上,得到半成品,所述半成品阴干 24-48 小时备用;
(5)烘烤:所述半成品在烤炉上转动烘烤使其不粘结,200℃下15-30分钟烤熟后冷却即成竹炭板栗;
(6)杀菌包装:采用脉冲强光对所述成品竹炭板栗进行再次杀菌,一次脉冲光一闪光在4J/cm,杀过菌的竹炭板栗用真空包装机按照一份竹炭板栗一份食品干燥剂进行真空包装;
优选的,所用板栗应选取甜度高、颗粒小的品种,例如天津良乡栗子,云南甘栗,福建锥栗等;
优选的,所用原料按重量比包括:板栗10%、饴糖 1-3%、白砂糖1-3%、泡打粉 0.1-0.2%、糯米粉 2-4%、粘米粉2-4%、玉米淀粉2-4%、竹炭粉 2-8%、壳聚糖 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的竹炭板栗结合了板栗和竹炭的风味,具有松脆可口、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的优点,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口味的多样化需求和营养多元化需要。该竹炭板栗主要运用机器化生产,减少了人力劳动,步骤简单,加工成本低廉,保质期较长,适合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帆,未经张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制榛子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拌馅用鲜香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