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2583.8 | 申请日: | 2018-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垂华;张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B43/36 | 分类号: | B65B4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开袋 喷气管 全自动包装设备 开袋口机构 非接触式 驱动气缸 食品包装袋 固定相连 出气口 活塞杆 下料口 管内 纸质 工作性能稳定 水平方向设置 工作效率高 塑料 朝下设置 快速开启 压力气源 管侧壁 穿出 地装 竖直 伸出 | ||
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横梁的上方设有一个以上的横梁驱动气缸,横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伸出,横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梁固定相连,横梁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的边缘分别与一个开袋管的顶端固定相连,每个开袋管内分别设有喷气管,喷气管的出气口朝下设置,喷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开袋管内的中下部,喷气管从开袋管侧壁的中下部穿出开袋管后与压力气源相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快速开启塑料或纸质的食品包装袋,让食品能被迅速准确地装进塑料或纸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并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
背景技术
在需要装袋包装的食品中,有许多都是呈较大的块状或条状,并且在块状或条状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汁液,有些食品的汁液还有相当的粘度,对于这类食品,现有的多工位转盘式自动真空包装机和水平给袋式真空包装机由于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很难做到精确计量、快速包装,造成装袋的重量误差较大,并且其装袋的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快速开启塑料或纸质的食品包装袋,让呈较大的块状或条状、在块状或条状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有相当的粘度的汁液的食品也能被迅速准确地装进塑料或纸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并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梁,横梁的上方设有一个以上的横梁驱动气缸,横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伸出,横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梁固定相连,横梁驱动气缸的缸体安装固定在机座上,横梁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的边缘分别与一个开袋管的顶端固定相连,每个开袋管内分别设有喷气管,喷气管的出气口朝下设置,喷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开袋管内的中下部,喷气管从开袋管侧壁的中下部穿出开袋管后与压力气源相连,喷气管位于开袋管外部的管路上串联有电磁阀;
每个所述开袋管内的中上部分别插装有下料管,下料管的顶端为进料口端,下料管的底端为出料口端,当横梁被横梁驱动气缸向下推到低位时,下料管的底端开口位于对应的开袋管内。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其中所述横梁包括板面位于水平方向的横板,横板的前端侧边与前挡板的顶端相连为一体,前挡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横板的后端侧边与后挡板的顶端相连为一体,后挡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其中所述开袋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下料管的横截面为与开袋管相同的形状,所述喷气管采用塑料软管制成。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其中所述横梁驱动气缸数量为2—4个,横梁的横板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2—8个下料口,横梁的横板、前挡板和后挡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其中所述下料管的上方设有定量出料筒,定量出料筒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定量出料通道底端的中部设有定量出料口,定量出料口的边缘与下料管的顶端相连,定量出料口的上方设有导料柱,导料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穿出定量出料筒,导料柱的上部与导料柱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导料柱可在导料柱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推动下沿竖直方向向下插入下料管和开袋管,导料柱驱动气缸的缸体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机座上。
本发明的智能型全自动包装设备用非接触式开袋口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横梁气缸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驱动横梁气缸位于横梁上方左侧的中部,另一个驱动横梁气缸位于横梁上方右侧的中部,横梁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3个下料口,其中1个下料口位于横梁的左侧,另1个下料口位于横梁的中间,还有一个1个下料口位于横梁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