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2494.3 | 申请日: | 201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恩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5/04;F01P5/08;F01N5/02;F01N5/04;B60R1/06;B60S1/54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环保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包括具有主风扇头和多个次风扇头的加强型散热风扇、利用尾气驱动主风扇头旋转且内部设置有蓄水内胆的驱动部Ⅰ、设置于驱动部Ⅰ上方且利用尾气加热蓄水内胆中的水形成蒸汽进而驱动次风扇头转动的驱动部Ⅱ和利用驱动部Ⅱ排出的水蒸汽进行加热的后视镜装置,所述驱动部Ⅰ和驱动部Ⅱ均固定于加强型散热风扇的背部,后视镜装置与驱动部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从而不仅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降低发动机的负载和油耗,减少尾气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而且还使制造成本降低,为驾驶员雨天驾驶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汽车驱动部件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同时还提倡环保节能,如何使汽车驱动部件既环保又具有多功能性。
在传统散热风扇的设计上,多采用单风扇散热,扇热效率不高,经常容易造成水温过高等一系列恶劣影响,而且散热风扇的驱动多采用发动机驱动,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和油耗,从而还间接增加了尾气排放量,污染环境,而传统后视镜加热装置多采用电子加热的形式,这样不仅增加能源消耗,而且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既可以使尾气再利用又可以为散热风扇提供动力源增加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对后视镜进行加热,这样不仅降低发动机的负载和油耗,减少尾气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而且还使制造成本降低,为驾驶员雨天驾驶提供了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不仅可以通过尾气和尾气加热所得水蒸汽实现对加强型散热风扇的驱动而且还可以对后视镜进行加热,降低发动机的负载和油耗,减少尾气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为驾驶员雨天驾驶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在本发明中的加强型散热风扇通过主风扇头和多个次风扇头得风力叠加,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环保散热装置包括具有主风扇头和多个次风扇头的加强型散热风扇、利用尾气驱动主风扇头旋转且内部设置有蓄水内胆的驱动部Ⅰ、设置于驱动部Ⅰ上方且利用尾气加热蓄水内胆中的水形成蒸汽进而驱动次风扇头转动的驱动部Ⅱ和利用驱动部Ⅱ排出的水蒸汽进行加热的后视镜装置,所述驱动部Ⅰ和驱动部Ⅱ均固定于加强型散热风扇的背部,所述后视镜装置与驱动部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强型散热风扇包括垂直固定于车架上的三角支撑板、主风扇头和次风扇头,所述主风扇头和次风扇头均包括转轴、固定套接于转轴轴身中的轴套和垂直固定于轴套外侧壁的扇叶,所述三角支撑板的中部和三个角分别设有与主风扇头和次风扇头适形配合的主通风口和次通风口,所述主通风口的外侧和次通风口的外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十字安装架,所述转轴的一端垂直转动连接于十字安装架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Ⅰ包括左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尾气排放管的进气口Ⅰ和右侧面设置有用于尾气排放的出气口Ⅰ的横置圆柱状壳体Ⅰ、设置与壳体Ⅰ内部且与壳体Ⅰ同轴的横置圆柱状蓄水内胆和沿轴线方向贯穿蓄水内胆的两侧端面且贯穿处为密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Ⅰ,所述转动轴Ⅰ的轴身上还固定套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包括两个且沿蓄水内胆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于蓄水内胆的两侧,所述转动盘的曲面上垂直固定有转动叶片,两个所述转动盘上对应的转动叶片之间设置一定预设间隙,所述蓄水内胆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排放水蒸汽的排气管和用于向内胆内注水的进液管,所述排气管贯穿内胆顶部和壳体Ⅰ顶部并将蓄水内胆内部与外部管道连通,所述进液管贯穿蓄水内胆底部和壳体Ⅰ底部并将蓄水内胆内部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转动轴Ⅰ的两端分别与壳体Ⅰ两端面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Ⅰ靠近于三角支撑板的一端的外延段与主风扇头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恩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恩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2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