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液分配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0800.X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李志辉;师清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40 | 分类号: | F25B41/40;F2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液分配器,所述回液分配器利用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及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对多温区冷库系统的蓄冷液回液进行分配,所述回液分配器接收多温区冷库系统的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的蓄冷液回液,并将接收的蓄冷液回液回流至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采用本发明的回液分配器的冷库系统可灵活的进行各系统模式转换,根据不同季节对不同温区库温的需求,灵活的进行模式转变,既可以变为超低温库,又可以变为高温库,且不增加投资。同时,制冷机组无需频繁启动,系统能耗低。本发明还公开了回液分配器在多温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液分配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回液分配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库制冷方式为每个冷库对应一台或多台制冷机组,并且,每个冷库对应一个制冷模式或称制冷温度,温度区间为固定模式,不可变更为其他温区,无法更改为其它用途。当季节变化需要其它温区库时,除了更建,无其它办法。并且,整个制冷管路为高压管路,投资额度大,后期维护难。图1A至图1E为现有技术的冷库系统示意图,如图1A所示,-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B所示,-25~-18℃冷冻库503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25~-18℃冷冻库503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C所示,0~10℃冷保鲜504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0℃冷保鲜504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D所示,0~15℃冷藏库505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5℃冷藏库505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E所示,0~15℃办公区域506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5℃办公区域506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
可以看到:现有的冷库系统,随着进出货的冷量损耗,冷量负荷加大,为了调节负荷,制冷主机需要频繁启动,造成制冷主机处于恶劣工况下运行,效率低下,并且制冷主机的频繁起停降低了制冷主机寿命。制冷主机的频繁启动,也造成降温过程不连续,降温时间长,不利于精确控制库温。为了维持库温,制冷主机长期运行在低能效的低负荷状态,造成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变低,而不是运行于最佳效率状态,进而造成负荷峰谷差大。
蒸发器因温度负荷变化大,容易结不均匀的霜,在除霜周期后造成系统负荷加大。同时,现有条件下冷库的调峰能力弱,压缩机都是按照最大负荷配置,在部分负荷条件下因能量调节,例如热气旁通等,造成制冷主机负荷效率低下。
并且,现有技术中,每个冷库的使用温度区间恒定,无法变更为其它用途的温度区间。多个库时,制冷机组台数较多,成本较高。
另外,整个库区的制冷管路为高压管路,高压管路范围太广,不利于消防及维护。一旦发生泄露,无法通过快速手段进行维护,进而影响整个冷库的使用;并且制冷剂的泄露容易引发危险。
同时,传统的风冷制冷方式,能耗成本高,库存商品干耗大,品质得不到保障。冷风机供冷系统和由它衍生的自动融霜,是造成冷库温度频繁而大幅波动的主要根源。
回液分配器对冷库系统蓄冷液的回液进行分配,要克服现有技术制冷系统的缺陷,需要研发一种回液分配器,对蓄冷液回液进行灵活、合理分配,以构建整个冷库系统,降低冷库系统的负荷,提高制冷主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液分配器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多库多机冷库系统的冷量负荷加大,制冷主机运行效率低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液分配器,所述回液分配器用于对多温区冷库系统的蓄冷液回液进行分配,所述回液分配器接收多温区冷库系统的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的蓄冷液回液,并将接收的蓄冷液回液回流至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所述回液分配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