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服务功能的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压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49460.9 | 申请日: | 201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系统 上位机 压滤机 云服务器 过滤孔 阈值时 环保设备领域 上位机控制 过滤效果 人工调整 生产效率 选择压 云服务 滤布 过滤 自动化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选择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压滤系统。其中本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上位机从云服务器获取滤液浓度的目标值;步骤S2,当滤液浓度的目标值大于上位机设定的第一阈值时,所述上位机适于控制开启两个压滤机中过滤孔较大的压滤机进行工作。本发明的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适于由上位机从云服务器获取滤液浓度的目标值,且当该目标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由上位机控制开启过滤孔较大的压滤机进行工作,以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其过滤速度,同时也省去了人工调整滤布的麻烦。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约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功能的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压滤系统。
背景技术
压滤机作为一种理想的悬浮固液分离设备,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污水本身的成分和浓度通常各不相同,以及污水过滤后的使用目的不同,这些原因经常导致人们对污水过滤后形成的滤液浓度要求各不相同,即滤液浓度的目标值不同。若采用相同过滤孔径的滤布,有时会满足不了滤液浓度的要求,降低过滤效果,有时又会高出滤液浓度的要求,不仅降低了压滤机的过滤速度,也容易由于过度挤压损坏滤布。因此针对不同滤液浓度要求的污水应该选择合适过滤孔径的压滤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功能的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压滤系统,在保证滤液浓度目标值的前提下,自动选择过滤孔较大的压滤机进行过滤,以提高过滤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上位机从云服务器获取滤液浓度的目标值;步骤S2,当滤液浓度的目标值大于上位机设定的第一阈值时,所述上位机适于控制开启两个压滤机中过滤孔较大的压滤机进行工作。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当滤液浓度的目标值大于上位机设定的第一阈值时,所述上位机适于控制开启两个压滤机中过滤孔较大的压滤机进行工作的方法包括:步骤S21,向该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2,由控制模块开启该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2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
进一步,所述滤布层为若干层,每层滤布上均设有所述过滤孔;其中第一层为固定滤布,第二层及以上均为若干可调滤布。
进一步,所述步骤S23中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的方法包括:步骤S231,当滤液浓度大于控制模块设定的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在固定滤布的一侧增加可调滤布,构成所述滤布层,以使污水透过所述滤布层形成滤液,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232,若滤液浓度仍大于第二阈值,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再增加一层可调滤布,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233,重复步骤S232,直至滤液浓度低于第二阈值;或步骤S234,所述滤布层的滤布数量达到上限时,滤液浓度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报警器报警。
进一步,每层可调滤布的上端均设有对应的转轴,其下端两侧通过线体连接对应的滚轮;其中所述转轴安装在过滤板框的顶部,其两端设有扭簧,在滚轮的拉力消除后,所述扭簧适于带动转轴转动,以使可调滤布收卷。
进一步,所述滤布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个独立转动机构,以分别拉动各滚轮转动;所述独立转动机构适于采用微型电机,且各微型电机均由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所述步骤S21中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的方法包括:步骤S211,所述压滤机内设若干个所述过滤板框,且所述过滤板框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两框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滤布层,且各固定滤布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框架上,以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过滤腔室;步骤S212,所述过滤板框依次排列,并形成连通的过滤腔室,以使污水由第一过滤腔室的入水口注入,且在注满第一过滤腔室后依次流入所有过滤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9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