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48402.4 申请日: 2018-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8395473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7
发明(设计)人: 林浩;王作以;孟颖颖;牛丽芳;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2;A01H6/54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何叶喧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类胡萝卜素 合成 相关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是如下(a1)或(a2):(a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a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具有相同功能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发明人从蒺藜苜蓿中克隆出WF1基因,成功构建植物互补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蒺藜苜蓿白花突变体,与对照相比,转入WF1基因的白花蒺藜苜蓿的花变成了黄色。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为研究该基因在植物中调控类胡萝卜素合成打下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豆科(Leguminosae)植物约有700属18000种,是仅次于菊科和兰科的第三大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人类食物和油料以及牧草、绿肥、药材和木材等的重要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学和生物学价值。但由于大部分豆科作物基因组较大,遗传转化体系尚不成熟等因素,限制了豆科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放牧型牧草,因其生长周期短、倍性小、基因组小、自花受粉及固氮等特点,是豆科植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C40类萜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是所有光合生物的基本成分,在动物、植物、藻类、细菌和真菌中广泛存在,但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只能从外界摄取。类胡萝卜素是人体必需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在体内起着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并与植物的花卉、果实中的黄色至红色等颜色相关。目前已经识别的类胡萝卜素按其结构不同分为烃类胡萝卜素,呈橙色、红色;醇类胡萝卜素,呈黄色;酮类和酸类胡萝卜素呈红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命名为WF1蛋白),获自蒺藜苜蓿,是如下(a1)或(a2):

(a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a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具有相同功能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a1)中的WF1蛋白便于纯化和检测,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