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极性物质选择性分离富集前处理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8358.7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康学军;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8;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极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器 纳米纤维材料 前处理试剂盒 选择性分离 活化液 富集 操作过程 发明试剂 环境样品 生物样品 试剂溶液 氧化物质 萃取效率 灵敏度 普适性 前处理 吸附剂 洗脱液 装填 助推器 吸附 易被 匹配 应用 分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极性物质选择性分离富集前处理试剂盒,包括装填有纳米纤维材料的固相微萃取器、与固相微萃取器匹配的助推器、能够与强极性物质选择性相互作用的试剂溶液A、第一活化液、第二活化液以及洗脱液;所述纳米纤维材料能够与目标强极性物质发生多重相互作用。本发明试剂盒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处理食品、环境样品、生物样品等多类样品,只使用微量的吸附剂,吸附萃取效率却可以大大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高;应用时,操作过程简单、快速,这一特点适合一些不稳定易被分解或者氧化物质的快速前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极性物质选择性分离富集前处理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强极性物质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内容
在动植物体内有许多极性化合物需要分离提取纯化,如人的体液如尿液与血液中有许多与个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在体内浓度与人的生理、病理状况及精神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如人体中儿茶酚胺含量浓度水平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有关。越来越多的医疗及研究机构开始关注相关指标的检测。
但生物样品基质复杂,含有各种干扰物,且其中许多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极性。强极性物质的特点是其化学结构一般具有多个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分子由于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较强,采用通常的液相萃取或固相萃取方法难以与水介质分离。即使用固相萃取法吸附萃取后,也需要极性溶剂例如水进行洗脱,难以采用通常的加热氮吹等办法快速浓缩。在生物样品中,这些目标物质的浓度又普遍很低,干扰严重且不易去除,因此检测困难,且操作过程繁琐。已报道的很多物质的检测数据明显偏离正常范围,不同实验室数据之间有的甚至相差三个数量级。
对于强极性类物质因为极性大,水溶性强,有些物质还容易见光或受热分解,所以需要快速高效的前处理技术。现在市场相关的提取方法中最普遍的是使用硅胶基质柱,氧化铝柱,葡聚糖凝胶柱或离子交换柱等纯化样品。这些柱子中的吸附剂是颗粒型物质,其吸附作用基于颗粒表面密布的孔道,目标物的吸附/解析过程涉及微孔内外传质、扩散等过程,吸附效率的发挥有限制性因素,吸附和脱附速度较慢,通常需要几个柱床体积的洗脱剂将目标物从柱子上洗脱下来,还需要加热、氮吹等步骤进一步浓缩目标物,但是对于极性目标物,由于需要水性溶液洗脱,加热、氮吹挥发溶剂需要长时间操作,对于不稳定或易挥发的目标物不适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极性物质选择性分离富集前处理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能够克服现有固相萃取技术效率不高、操作繁琐的缺陷。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极性物质选择性分离富集前处理试剂盒,包括装填有纳米纤维材料的固相微萃取器、与固相微萃取器匹配的助推器、能够与强极性物质选择性相互作用的试剂溶液A、第一活化液、第二活化液以及洗脱液;所述纳米纤维材料能够与目标强极性物质发生多重相互作用。
所述强极性物质为含有多个羟基或者氨基的强极性物质。
所述固相微萃取器可以选择使用中国专利2005101231485和201020500026X所公开的萃取器,所述助推器可以选择使用中国专利2005101231485中所公开的常规注射器,也可以使用201020500026X中所公开的特制助推器。
所述纳米纤维材料为含有导电高分子化合物、聚离子液体或者聚冠醚等的纳米纤维团簇,其直径为10~1000nm。
所述导电高分子化合物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或者聚苯撑及其衍生物等。
所述多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静电、疏水、配合或主客体等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