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颤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914.9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7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6 | 分类号: | A61B5/0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电路 房颤检测装置 检测电路 陷波电路 电连接 睡眠 正极 人工智能算法 负极 环境干扰 数据采集 用户体验 大数据 单片机 建模 服务器 监测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颤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PVDF膜,单片机,服务器,检测电路和WIFI模块;检测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放大电路、第一陷波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二陷波电路;PVDF膜的正极和负极均与第一放大电路电连接;本发明利用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建模,分析睡眠时的数据,对环境没有明显的依赖,数据采集的过程是在睡眠的过程中进行,环境干扰小,监测中不需要被测人员有专业的知识且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效率高、准确性高、成本低的房颤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房颤监测技术主要依赖于ECG信号的采集,监测设备必须长时间携带,监测过程需在医院的环境中进行。设备使用时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连接,最后获取的数据也依赖专业医生的评测。在监测的过程中,用户体验相对较差;同时整个监测过程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而且在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有明显房颤征兆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房颤检测方法需要依赖专业医生,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的不足,提供了检测效率高、准确性高、成本低的房颤检测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颤检测装置,包括PVDF膜,单片机,服务器,检测电路和WIFI模块;检测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放大电路、第一陷波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二陷波电路;PVDF膜的正极和负极均与第一放大电路电连接,单片机分别与WIFI模块和第二陷波电路电连接,WIFI模块与服务器电连接。
本发明利用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建模,分析睡眠时的数据。对环境没有明显的依赖,同时数据采集的过程是在睡眠的过程中进行,环境干扰小,监测中不需要被测人员有专业的知识且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接口J4,放大器U5-1,电容C14、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43、电容C44和电容C15,电阻R23、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42和电阻R27,电容C14两端均与接口J4电连接,电容C12一端分别与电阻R23和电容C14一端电连接,电容C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另一端和电阻R28一端电连接,电阻R2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一端、电阻R18一端和放大器U5-1反相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8和电阻R18另一端均与放大器U5-1输出端和电阻R27一端电连接,电容C43和电容C44一端均接地,电容C43和电容C44另一端均接电源VCC-OP,电容C13、电阻R42、电容C17一端均接地,电容C13另一端分别接电源VDD33和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2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和放大器U5-1同相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陷波电路包括电容C28,电容C27,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放大器U5-2,电阻R32,电阻R34,电阻R38,电阻R29,电阻R35和电阻R39;电容C28一端与电阻R32一端电连接,电容C2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7一端和电阻R38一端电连接,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9、电容C30和电阻R34一端电连接,电容C29、电容C30和电阻R38另一端均分别与电阻R35和电阻R39一端电连接,电阻R39另一端接地,电阻R3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9一端、放大器U5-2的反相输入端和放大器U5-2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3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7另一端和放大器U5-2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29另一端与电容C31一端电连接,电容C31另一端接地。
一种房颤检测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
(4-1-1)对每个非房颤测试者和房颤测试者进行测试,获得非房颤测试者和房颤测试者的BCG数据;
(4-1-2)去除BCG数据中的体动数据,将剩余的BCG数据划分为若干段,每段为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