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7765.6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应传涛;潘凯华;李新玲;李靖年;韩旭;罗军;张坤;王若钢;丛津功;李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9/00;B21B37/00;B21B37/22;B21B37/74;B21B4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下表面 速度设定 复合板 同质 压下 纵轧 单道次压下量 轧制工艺要求 冷却水冷却 探伤合格率 吹风方式 钢板轧制 钢坯生产 时间控制 性能要求 抽真空 连铸坯 量控制 上表面 钢坯 出炉 钢锭 开轧 慢速 咬入 轧机 加热 生产 成功率 焊接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采用2~3块250~300mm厚连铸坯焊接、抽真空、加热,在炉时间控制在400~520min;出炉前10~30min采用吹风方式降低下表面实际温度,控制下表面温度低于上表面50~100℃;轧制工艺要求:前3道次采用小压下、慢速轧制方式,压下量控制在10~25mm以内,将轧机咬入速度设定值与轧制速度设定值保持一致,设定范围为2.0~4.5m/s,展宽比控制在1.0~1.45之间;钢坯展宽3~7道次,其中第3道次、第5道次及纵轧开轧前采用冷却水冷却下表面,冷却时间为50~100s,纵轧轧制道次单道次压下量在20mm以上。本发明钢板轧制成功率达到100%,产品厚度最后可生产440mm,探伤合格率超过95%。强度值均符合性能要求,钢坯生产成本较钢锭低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制造,特别涉及一种120mm以上厚度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特厚板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压缩比,传统工艺采用模铸坯生产特厚板的方式显现出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其不仅生产周期长,另一方面还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随着真空复合技术的发展,中厚板企业不断优化工艺路径和生产方式,采用连铸坯进行两层/三层真空复合的方式,经轧钢厂轧制成特厚板成品,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缩减了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连铸坯生产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强度值均符合低合金性能要求,钢坯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坯料复合要求:采用2~3块250~300mm厚连铸坯焊接,并将钢板接触面内气体抽至真空状态;
2、加热要求:复合坯料焊接成形后,采用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总时间控制在20~32小时,其中低温段温度为600~800℃,在炉时间控制在450~600min;加热段温度为700~1250℃,在炉时间控制在350~800min,加热段升温速度为0.8℃/s~2.0℃/s;均温段温度控制在1100~1250℃,在炉时间控制在400~520min;出炉前10~30min采用吹风方式降低下表面实际温度,控制下表面温度低于上表面50~100℃;
3、轧制工艺要求:前3道次采用小压下,慢速轧制方式,压下量控制在10~25mm以内,将轧机咬入速度设定值与轧制速度设定值保持一致,设定范围为2.0~4.5m/s,展宽比控制在1.0~1.45之间;钢坯展宽3~7道次,其中第3道次、第5道次及纵轧开轧前采用冷却水冷却下表面,冷却时间为50~100s,控制钢板轧制过程中出现上翘,纵轧轧制道次单道次压下量在20mm以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钢板轧制成功率达到100%,产品厚度最后可生产440mm,探伤合格率超过95%。经性能检验,强度值均符合低合金性能要求,钢坯生产成本较钢锭低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一种特厚同质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坯料复合要求:采用2~3块250-300mm厚炼钢低合金钢连铸坯,将钢板打磨后采用接触面四个棱焊接上,并将钢板接触面内气体抽至真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