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区域平衡的地区电网最优负荷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610.2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剑峰;姚国强;范骏杰;丁磊明;倪国强;胡小锋;赵玉成;刘文峰;杨晓雷;沈华;郭磊;闻煜峰;张仲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区域 平衡 地区 电网 最优 负荷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区域平衡的地区电网最优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负荷控制总量;B)计算各区域负荷切除目标量;C)从拉限电序位表选取待拉线路;D)构建足量切除负荷模型与缺量切负荷模型;E)构建区域负荷均衡模型;F)计算各区域足量负荷切除与缺量负荷切除及区域负荷均衡值;G)输出各区域切除线路;区域是指地区电网辖区内各县级供电单位与区级供电单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满足切除负荷量的基础上,减小总切除负荷量,避免过量切除,有效兼顾经济性和区域公平性,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切负荷量,并且充分保障电网调度的公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区域平衡的地区电网最优负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区电网在遇到易引起线路越限、发供电不平衡、电网频率下降等各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紧急负荷控制的方法来应对。现有的地区电网负荷控制时,为了保持用户重要供电,常从拉限电序表中人工选取线路进行切除,由于负荷的波动性,切除时无法有效地按照各区域预先分配的负荷切除比例进行准确切除,导致各区域负荷切除量过多,并且不平衡。现有的对负荷控制技术控制目标单一,多以切除量最小为目标,所构造的约束条件均大于预先分配各区域负荷切除指标,结果往往存在过切,并且各区域间切除不平衡,使得有些区域切除过多,有些区域切除过少,无法有效兼顾经济性与公平性,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
中国专利CN 101969234 A,公开日2011年2月9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压器负荷优化控制方法,其通过对当前变电站进行拓扑连接分析,获取正在运行的主变设备相关联的负荷,若主变已过负荷,则对过负荷的主变根据负荷优先级以及闭锁状态计算出可以切除的负荷,然后通过网络上送给调度决策,若调度认可则实际下发切除控制令,否则根据调度指令结果重新计算切负荷策略并上送调度确认,直到该主变已没有可以切除的负荷为止。其在现有变压器负荷优化装置动作策略的基础上,采用软件模块嵌入到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中,免去了硬件装置的成本,并且结合现有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和主站端负荷优化控制策略互动,从而达到对变电站负荷最优控制的目的。但其选择可切除负荷时,并没有考虑切除后对区域负荷平衡性的影响,切除负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过量切除,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目前的负荷切除策略中,无法避免过量切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考虑区域平衡的地区电网最优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负荷控制总量;B)计算各区域负荷切除目标量;C)从拉限电序位表选取待拉线路;D)构建足量切除负荷模型与缺量切负荷模型;E)构建区域负荷均衡模型;F)计算各区域足量负荷切除与缺量负荷切除及区域负荷均衡值;G)输出各区域切除线路;所述的区域是指地区电网辖区内各县级供电单位与区级供电单位。
作为优选,所述足量切除负荷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负荷量约束条件为:
平衡性约束条件为:
其中,M为全部区域的集合,m为集合M内区域的个数,Nk为区域k的可切负荷集合,nk为区域k的可切负荷集合Nk内负荷的数量,k∈M;x为离散型控制变量,其分量为表示切除区域k的可控负荷i,表示保留区域k的可控负荷i,为区域k的可控负荷i,的实时负荷量,p(k)(k∈M)为区域k的负荷分配比例,T为拟切除的负荷目标值,p(k)和T的值由调度中心获得,T(k)为区域k的总切负荷量,ε为设定正常数,代表拟切除量的标准差值。
作为优选,所述缺量切负荷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