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7209.9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祯;苏伟;孙宗磊;李艳;张上;林鸿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程昊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体 转体 框架墩 桥墩 转体结构 大悬臂 中支点 转动轴 边墩 施工 圆心 滑道配合 角度交叉 梁体中部 临时结构 悬臂状态 永久结构 架设 应用 投资 | ||
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包括梁体、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边墩;所述梁体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边支点桥墩连接,所述转动轴为转体圆心;所述梁体中部与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上的滑道配合连接;所述梁体内侧梁跨架设于边支点桥墩和中支点框架墩上;所述梁体转体完成前外侧梁跨处于悬臂状态,转体完成后外侧梁跨与边墩连接。本发明可应用在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具有施工速度快,对既有线影响小,永久结构及施工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省投资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建线路(铁路、公路、城轨)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时,施工方法多采用顶推、悬臂浇筑、悬臂拼装、平移等。对于顶推施工,需要设置导梁及临时墩,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对于悬臂拼装及悬臂浇筑,存在对既有线影响大的缺点;对于平移,需要设置滑道梁,存在临时工程数量多,造价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采用大悬臂转体施工方案,减少对既有线影响,节省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梁体、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边墩;所述梁体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边支点桥墩连接,所述转动轴为转体圆心;所述梁体中部与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上的滑道配合连接;所述梁体内侧梁跨架设于边支点桥墩和中支点框架墩上;所述梁体转体完成前外侧梁跨处于悬臂状态,转体完成后外侧梁跨与边墩连接。
所述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及边墩均为梁体的永久支撑结构。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为至少一个,每个中支点框架墩上设置滑道。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位于既有线路上方并跨越既有线路。
所述既有线路为既有交通线路或既有管线,所述交通线路包括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述既有管线包括输电管线、输水管线、输油管线、输气管线或光缆。
所述梁体为连续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梁跨组成。
所述梁体可为各类混凝土或各类钢梁,如箱梁、T梁、板梁、钢箱梁、钢桁梁、钢板梁等,梁体不限于上述几种,各种梁体形式均可采用。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由横梁、至少两个框架墩桥墩组成,横梁及框架墩桥墩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
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边墩;中支点框架墩跨越既有线路;
(2)在既有线路外侧架设梁体;梁体一端通过转动轴架设在边支点桥墩上,中部架设在中支点框架墩的滑道上;所述梁体内侧梁跨架设于边支点桥墩和中支点框架墩上;
(3)在既有线路外侧架设梁体完成后,梁体以设置在边支点桥墩上的转动轴为圆心,以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上的滑道为圆弧转体;转体时,梁体外侧梁跨为悬臂状态;
(4)梁体转动到目标位置,梁体转体就位,此时转体时处于悬臂状态的外侧梁跨的边支点由边墩支撑,施工完成。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可应用在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具有施工速度快,对既有线影响小,永久结构及施工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省投资等优点。
2、本发明可克服目前小角度跨越既有线施工方案的缺点;本发明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T形梁二期束预留压浆管道压浆施工工法
- 下一篇:可回转的桥梁转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