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准大气透射仪的方法及大气透射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6341.8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鑫;刘路路;舒仕江;贾兆荣;杨建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1 | 分类号: | G01N2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准 大气 透射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校准大气透射仪的方法以及一种大气透射仪,通过移动接收端以及发射端,实现大气透射仪的发射端以及接收端的校准。移动后的发射端对接收端进行拍照时,第一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已经位于第一理论坐标,并且移动后的接收端对发射端进行拍照时,第二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也已经位于第二理论坐标,表明移动后的发射端以及接收端已经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即实现了对发射端以及接收端的校准。可见,相对于人工校准大气透射仪而言,借助图像定位的方法校准大气透射仪,不仅可以减少校准大气透射仪的耗时时长,而且校准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见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准大气透射仪的方法及大气透射仪。
背景技术
大气能见度,是从目标物是否能被看到并且辨认的角度,用距离来描述大气透明程度的物理量。它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以及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大气能见度可以用大气透射仪来进行测量。大气透射仪在测量大气能见度时,发射端会向接收端发射光强值为I1的平行信号光,由接收端接收到该平行信号光,并且接收到的平行信号光的光强值为I2,然后计算I2与I1的比值,就可以得到大气透射率,进而可以推算出大气透射仪所处环境的大气能见度。
在利用大气透射仪测量大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发射端的信号光发射器与接收端的光探测器完全对准,这样才能保证经过大气衰减后的平行信号光能够全部被接收端的光探测器接收到,进而测量的精度才会高。而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是采用人工校准的方法来校准发射端以及接收端,技术人员通常利用蜂鸣器来判断发射端以及接收端是否对准,不仅耗时长,而且对准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校准大气透射仪的方法以及一种大气透射仪,以提高大气透射仪的校准精度,减少对准大气透射仪的耗时时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校准大气透射仪的方法,该大气透射仪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该方法包括:
发射端对所述大气透射仪的接收端进行拍照,得到第一图像;
所述发射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第一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
所述发射端计算所述实际坐标与所述第一标识物中心的第一理论坐标的第一坐标值差;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值差,移动所述发射端,直至所述发射端再次对所述接收端进行拍照所得到的第二图像中,所述第一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位于所述第一理论坐标;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发射端进行拍照,得到第三图像;
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第三图像中第二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
所述接收端计算所述第三图像中第二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与所述标识物中心的第二理论坐标的第二坐标值差;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二坐标值差,移动所述接收端,直至所述接收端再次对所述发射端进行拍照所得到的第四图像中,所述第二标识物中心的实际坐标位于所述第二理论坐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值差,移动所述发射端,包括: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值差,计算第一步进电机的第一转动向量,所述第一转动向量包括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转动的步数以及方向;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转动向量,转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以移动所述发射端;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二坐标值差,移动所述接收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