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堆堆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6205.9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朱贵凤;邹杨;康旭忠;戴叶;周波;严睿;邹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3/32 | 分类号: | G21C3/32;G21C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鹏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芯 活性区 熔盐通道 熔盐 中心区域 边缘区域 燃料组件 反射层 侧棱 可调节流量 快中子辐照 上下腔室 收口结构 形变应力 阵列组装 传热 辐照 快中子 体积比 石墨 包覆 混流 死区 窄缝 连通 合金 分配 | ||
1.一种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活性区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覆所述活性区,所述活性区由燃料组件阵列组装而成;所述活性区的熔盐通道的体积占所述活性区的体积的2%-25%;所述活性区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的体积比为1/15-1/8;所述中心区域的单个熔盐通道的体积占所述边缘区域的单个熔盐通道的体积的40%-50%;所述燃料组件的材质为石墨;
其中,所述燃料组件为削棱的柱体,所述柱体为正六棱柱或正四棱柱,所述削棱为被弧削侧棱;当所述柱体为正六棱柱时,所述削棱的数量为一个、间隔着的两个、或间隔着的三个侧棱;当所述柱体为正四棱柱时,所述削棱的数量为1-4;
当所述柱体为正六棱柱时,三个所述燃料组件的削棱处相对,缺口处形成熔盐通道;当所述柱体为正四棱柱时,四个所述燃料组件的削棱处相对,缺口处形成熔盐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弧削侧棱为用内弧面或外弧面切割所述正六棱柱或所述正四棱柱的侧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面进行切割时形成的所述熔盐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熔盐通道的孔道直径为3-6cm;
和/或,在所述中心区域的所述熔盐通道的孔道直径为3-4.6cm,在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熔盐通道的孔道直径为4.6-6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在轴向上为同等幅度或不同幅度;
所述切割在轴向上为同等幅度时,所述燃料组件形成的熔盐通道的孔道为等径;
所述切割在轴向上为不同幅度时,所述燃料组件形成的熔盐通道的孔道为变径;
和/或,所述切割的尺寸小于所述柱体的底面边长的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的变化范围为由4.6-6cm变化至3-4.6cm;
和/或,位于所述熔盐堆堆芯的顶层的燃料组件之间的熔盐通道的孔道直径由下至堆芯的顶层逐渐变小,位于所述熔盐堆堆芯的底层的所述燃料组件之间的熔盐通道的孔道直径由上至堆芯的底层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组件的柱体为正六棱柱时,一个或两个侧棱被切割的所述正六棱柱位于所述活性区与所述反射层相邻的区域;
所述燃料组件为正四棱柱时,一个、两个或三个侧棱被切割的所述正四棱柱位于所述活性区与所述反射层相邻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通道的体积占所述活性区的体积的5%-20%;
和/或,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的体积比为1/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通道的体积占所述活性区的体积的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组件的材质为石墨;
所述正六棱柱的对边距为5-30cm;
所述正六棱柱的高为1-5m;
所述正四棱柱的对边距为5-30cm;
所述正四棱柱的高为1-5m;
和或,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c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六棱柱的对边距为20cm;
所述正四棱柱的对边距为20cm;
和或,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30c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燃料组件的轴向方向采用Y型抓钩结构固定;
沿所述反射层的组件的轴向方向采用Y型抓钩结构固定;
所述活性区的顶层的所述燃料组件的上底面的对边之间设有与上固定板卡合的凹槽;
和/或,所述活性区的底层的所述燃料组件的下底面的对边之间设有与下固定板卡合的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Y型抓钩结构时,所述燃料组件的两端设置有Y型凹体或凸体;
采用所述Y型抓钩结构时,所述反射层的组件的两端设置有Y型凹体或凸体;
和/或,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条形,所述凹槽的个数为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2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