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滤光片及摄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6044.3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刁建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G02F1/153;G03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层 可调滤光片 调光部件 光学膜层 摄像装置 滤光片 滤光 光学技术领域 可调节性能 可调滤光器 固定滤光 波段 电致 基材 输出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滤光片及摄像装置,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调光部件包括:光学膜层和电致变色层;调光部件用于通过光学膜层的波段固定滤光和电致变色层的电致调节滤光,输出滤光后的光束至基材。这样,可调滤光片通过光学膜层结合电致变色层的调光部件就实现了滤光片的可调节性能,与现有的可调滤光器件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由于不需要进行滤光片的切换,因此应用便捷,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滤光片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滤光片按照光谱特性可以分为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分光滤光片、中性密度滤光片、反射滤光片等,例如数码相机镜头和各种电子产品上的摄像头里面安装的红外截止滤光片,是实现可见光区(400-630nm)高透,近红外(700-1100nm)截止的光学滤光片,用于消除红外光线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成像的影响。通过在成像系统中加入红外截止滤光片,阻挡该部分干扰成像质量的红外光,可以使所成影像更加符合人眼的最佳感觉。
光学低通滤波器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视频监控摄像头中,目的是为消除红外光的伪色现象,通过空间滤波去掉莫尔条纹;而红外截止滤光片则主要应用于可拍照手机、电脑内置摄像头、汽车摄像头的镜头系统,这些下游产品目前对于图像的成像质量要求不高,不需要考虑空间滤波,而关注的是光波滤波,即红外光抑制。
目前精密的滤光片的结构是在基底(基材)上形成多层光学膜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滤光片只能按照设计滤除一定范围内的波长的光,而选择性地通过某一波段或多波段区域范围内的光,即滤光片本身的固定结构决定了其只具有特定的滤光功能而不能进行调节。若要调节该滤光片的滤光功能,则只能通过加载滤光片切换装置对多个滤光片进行切换来实现,而滤光片切换装置在进行滤光片切换时还会存在切换信赖性和可靠性不稳定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可调滤光器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切换信赖性和可靠性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滤光片及摄像装置,以简化可调滤光器件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应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滤光片,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调光部件;其中,所述调光部件包括:光学膜层和电致变色层;所述调光部件用于通过所述光学膜层的波段固定滤光和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电致调节滤光,输出滤光后的光束至所述基材。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沿光的传播方向依次包括第二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滤光层、电解质层、对电极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分别连接有电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材的材质包括PET、聚碳酸酯PC、PMMA、环烯烃聚合物COP或玻璃;所述基材的厚度为23-150μm。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学膜层为由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相互间隔堆垛形成的多层光学膜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学膜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采用电镀、蒸镀、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方式设置在所述光学膜层的上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均包括导电玻璃ITO;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总和为250nm-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耦合光栅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