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45999.7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姜赟;晏兵兵;常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5/60 | 分类号: | G06T1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乔媛 |
| 地址: | 英属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象 生成 阴影 方法 设备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方法、光感应装置、服务器、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与服务器相连接的显示装置以及与显示装置相连接的多个光感应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服务器输出的网页和/或软件,网页和/或软件中包括对象;光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显示装置环境的光线强度,输出光强度信号;服务器用于:获取光强度信号,根据光强度信号确定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基于对象的形状根据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在对象中生成阴影。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阴影与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极大提升了网页和/或软件中的对象3D的呈现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方法、光感应装置、服务器、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呈现更逼真的三维(3D)效果,通常会在网页或者软件的对象中添加阴影。添加的阴影有助于了解对象具有怎样的深度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何。
传统的技术方案里,如图1所示,在网页或者软件的对象中制作阴影时,一般均是根据对象与虚拟光源的相对位置基于对象的形状生成阴影,由于虚拟光源一般是固定的,因此生成的阴影一般是沿某一固定方向。而网页或者软件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实际光线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常会出现对象中添加的阴影与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实际光线方向不一致的情形。在该种场景下,对象添加的阴影与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无法融为一体,给观赏者造成对象的阴影虚假的视觉感受,极大降低了对象3D的呈现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方法、光感应装置、服务器、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与多个光感应装置相连接的显示装置,由光感应装置采集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强度信号,然后由服务器根据多个光强度信号确定出光线方向,最后在显示装置显示的网页和/或软件中的对象上根据光线方向生成阴影,由于生成的阴影的方向为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因此实现了阴影的方向随环境光线方向改变而改变,阴影与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极大提升了网页和/或软件中的对象3D的呈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在对象中生成阴影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与服务器相连接的显示装置以及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接的多个光感应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输出的网页和/或软件,所述网页和/或软件中包括对象;
所述光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输出光强度信号;
所述服务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光强度信号,根据所述光强度信号确定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基于所述对象的形状根据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在所述对象中生成阴影。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光感应装置,所述光感应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连接,包括:
光线强度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
强度信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强度信号,以根据所述光强度信号在对象中生成阴影。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显示装置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输出的网页和/或软件,所述网页和/或软件中包括对象,所述显示装置与多个光感应装置相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
强度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多个光感应装置输出的光强度信号;
光线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强度信号确定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