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45273.3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匡荛;刘光鹏;王凯丽;郭昕;袁瑀浩;刘若溪;郭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5;F24S30/40;F24S80/30;F24S40/80 |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安琪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金属管 吸热器 真空吸热管 高温真空 金属扁管 塔式系统 玻璃管 波纹管 内管 圆管 正三角形 前排 吸收反射光 保温材料 部分固定 后排出口 定日镜 分流器 集流器 能力强 膨胀节 热损失 吸热塔 椭圆 外部 光能 包覆 布管 管排 双排 后排 裸露 汇聚 进出口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包括:多根中腹横截面为椭圆或圆形的真空吸热管,管排数采用双排正三角形布管;真空吸热管包括内部的金属扁管或圆管和外部的玻璃管,内部的金属扁管或圆管和外部的玻璃管通过膨胀节连接;在管束的上部,前排入口金属管和后排出口金属管通过顶部波纹管连接;在管束的下部,后排入口金属管与分流器相连,前排出口金属管与集流器相连;在裸露的内管和波纹管处用保温材料包覆,吸热器通过内管进出口附近的部分固定在吸热塔上。本发明吸收反射光能力强,同时热损失小,且在不同的时段可以接受来自不同区域定日镜所汇聚的光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
背景技术
在整个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吸热器是实现光热转换的关键。吸热器接收来自于定日镜所投射来的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工质的热能。要求吸热器具有体积小、换能效率高等特点。吸热器的选择与尺寸,结构都与定日镜的数量、定日镜的布置、工作介质的种类以及所要求达到的吸热器出口参数等因素有关。
对于塔式吸热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腔式吸热器、外置式吸热器、平板式吸热器、流化床吸热器等,但目前主流的已有实际应用的仅腔式吸热器和外置式吸热器两种,这两种吸热器各有优缺点。腔式吸热器的开口小,热损失小,但其较小的空腔开口尺寸也限制了镜场布局;外置式吸热器可以接收360°方位的反射光,这样可以使定日镜场的整体布局更合理,适合于大容量系统,但因吸热器完全暴露于环境中,与外界的换热特别大,从而就有很大的热损失,因此热效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吸收反射光能力强,同时热损失小,且在不同的时段可以接受来自不同区域定日镜所汇聚的光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塔式系统的高温真空管束吸热器,包括:多根中腹横截面为椭圆或圆形的真空吸热管,管排数采用双排正三角形布管;真空吸热管包括内部的金属扁管或粗圆管5和外部的玻璃管4,内部的金属扁管或粗圆管5和外部的玻璃管4通过膨胀节连接;在管束的上部,前排入口金属管8和后排出口金属管6通过顶部波纹管7连接;在管束的下部,后排入口金属管3与分流器2相连,前排出口金属管9与集流器10相连;在裸露的内管和波纹管处用保温材料包覆,吸热器通过内管进出口附近的部分固定在吸热塔上。
优选的,真空吸热管外管横截面的尺寸为20~200mm。
优选的,真空吸热管之间串联、并联或者串并结合,在吸热面内采取横排或者竖排的方式。
优选的,内管面向镜场的一侧设置有选择吸收涂层,背向镜场的一侧布置大量非蒸散型吸气剂。
优选的,内管在椭圆的长轴方向两侧或圆的直径两侧设置有短翅片,翅片尖与玻璃外管内侧的距离最近为2mm。
优选的,真空吸热管中腹横截面为椭圆或较粗的圆,两端过渡到较细的圆。
优选的,在排列好的真空管束的侧面和背面布置保温层,保温层内表面涂有反射涂层。
优选的,吸热器整体绕垂直轴转动。
优选的,吸热塔顶部设置相应的配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5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