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牵引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43243.9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8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牵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骨科牵引床,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底端开设有两导轨安装槽,所述导轨安装槽内铰接有滑轨,所述第二床体滑动卡接在滑轨上,所述第一床体底端于两导轨安装槽之间开设有呈L字形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的槽壁上均开设有呈L字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于第一滑槽内活动安装有牵引架,所述第一床体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卷线机构,所述卷线机构上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床体伸缩调节机构,它可进行腰椎牵引、颈椎牵引以及下肢提拉牵引,且可进行折叠,大大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方便收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牵引床。
背景技术
颈椎综合征简称颈椎病,系因颈、肩、背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使椎间失稳,造成关节功能紊乱,或由于骨质增生等引起颈椎关节损害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继发性损伤,包括颈神经根、椎静脉、颈交感神经和颈段脊髓。不同的发病颈椎和不同的继发性损伤组织,其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最常见的症状是头、颈、肩、背及上肢顽固性定位疼痛、麻木,睡眠、低头劳动或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部分患者椎旁有压痛并可摸到硬结块,头颈上肢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活动时有磨擦音,伴有继发性肌萎缩或表现眼部不适、眩晕、恶心、颈部肌肉抽搐(摇头)、咽喉异物感、胸隔闷痛等症。严重者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颈椎病系中老年的常见病、慢性病。因颈椎经常处于活动之中,故颈椎病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一种病症。
目前国内外采用牵引床对患者进行颈椎或腰椎牵引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因而各类牵引床先后诞生,各级医院已广泛使用。但由医用牵引床结构较为复杂成本太高,不便于普及推广,患者需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多数病情不严重的病人会不愿意特意抽时进行治疗,而导致病情日益加重;而传统的家用型牵引床,功能较为单一,且空间占用面积较大,在不需要使用时不便于收纳。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科牵引床,它可进行腰椎牵引、颈椎牵引以及下肢提拉牵引,且可进行折叠,大大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方便收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牵引床,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底端开设有两导轨安装槽,所述导轨安装槽内铰接有滑轨,所述第二床体滑动卡接在滑轨上,所述第一床体底端于两导轨安装槽之间开设有呈L字形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的槽壁上均开设有呈L字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于第一滑槽内活动安装有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底端固定穿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滑槽内,所牵引架顶端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活动穿设有延伸架,所述牵引架上部开设有柱塞孔,所述延伸架下部设有弹簧柱塞,所述牵引架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铰接有第一支架,所述延伸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铰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自由端开设有滑轮槽,所述滑轮槽内安装有定滑轮,所述第一床体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卷线机构,所述卷线机构上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床体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肢体绑带连接槽,所述肢体绑带连接槽内均安装有肢体绑带安装柱,所述肢体绑带安装柱上均安装有肢体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