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2614.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慧;王迪军;张森;梁笛;李隆;刘伯德;吴殿华;湛维昭;毛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6F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 安防管理 安检系统 安检仪 交换机连接 安检 交换机 显示器 判定 安检效率 平均分配 速度调节 通信网络 行李物品 传送带 传输 阈值时 预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包括:X光安检仪,用于获取行李物品的至少两个图像信息;第一交换机,与X光安检仪连接以传输至少两个图像信息;第二交换机,通过通信网络与第一交换机连接;安防管理平台,与第二交换机连接以接收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安防管理平台包含多个显示器;安防管理平台在至少两张图像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平均分配给指定的至少两个显示器进行显示,以同时对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判定;X光安检仪根据安防管理平台的判定速度调节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完成安检。本发明的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检速度和安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的治安稳定,安检系统备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中。
现有的安检系统通常采用X光安检仪或太赫兹安检仪等设备对旅客的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下面以X光安检仪为例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中对旅客行李的安检过程:旅客将行李物品放置于X光安检仪的传送带上,借助传送带将被检查行李物品送入X射线检查通道,当行李物品输送至X射线检查通道中的预设位置时,X射线束穿透行李物品,X射线检查通道内的光电探测器获取行李物品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再传输至电脑中,安检员在判定该图像信息中无违禁物品后,控制X光安检仪将行李物品传送出X射线检查通道。
在安检过程中,由于每台安检仪通常配备1名安检员来进行图像信息判定,且每件行李物品都必须经过该安检员进行图像信息判定后才能通过,因而当行李物品较多时,安检员必须将安检仪的传输速度调得很慢才能完成判定,这就容易造成行李物品堆积,乘客等待行李物品的时间加长,进而降低安检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检速度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包括:
X光安检仪,用于获取行李物品的至少两个图像信息;
第一交换机,与所述X光安检仪连接以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
第二交换机,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连接;
安防管理平台,与所述第二交换机连接以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包含多个显示器;
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在所述至少两张图像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平均分配给指定的至少两个显示器进行显示,以同时对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判定;
所述X光安检仪根据所述安防管理平台的判定速度调节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完成安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中,当X光安检仪获取行李物品的图像信息为至少两个时,X光安检仪依次通过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向安放管理平台发送该图像信息,使得安防管理平台在图像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图像信息平均分配给指定的多个显示器进行显示,进而多个安检员可同时通过图像信息判断行李物品中是否有违禁物品,可有效提高图像信息的判断效率;另外,由于X光安检仪根据安防管理平台的判定速度调节传送带的传输速度,因而在图像信息的判断效率提高时,可进一步调快X光安检仪的传送速度,减少乘客等待行李物品的时间,避免行李物品堆积,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检速度和安检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安检系统,还包括:
身份信息采集器,设于车站进站口,用于采集乘客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用于指示乘客的身份特征;
第一摄像头,设于所述车站进站口,用于采集乘客的出行信息;所述出行信息用于指示乘客是否携带行李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