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换热设备管束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2436.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波;王久生;张建新;赵维愚;杨雪;刘熙旸;周诗宇;董冠良;胡婧婷;曾千惠;王刚;徐笑丹;田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3/16 | 分类号: | F28G3/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盘 旋转轴 传动齿轮 管束 管式换热设备 传动齿轮套 化学清洗 清理装置 驱动装置 电动机 化学清洗周期 啮合 换热设备 交替间隔 平行设置 热效率 凹凸纹 联轴器 输出轴 堵漏 种管 焊接 密封 清洗 腐蚀 金属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式换热设备管束清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旋转轴和密封的驱动装置;在两根旋转轴上均焊接有圆柱盘组,圆柱盘组中的圆柱盘交替间隔设置,且圆柱盘组中的圆柱盘的直径小于管式换热设备管束的直径,圆柱盘组中的每个圆柱盘的表面均带有凹凸纹;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所第二传动齿轮套设在第二旋转轴上,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利用本发明,不仅保证了换热效率,还可以避免化学清洗或延长化学清洗周期,避免了化学清洗对金属的腐蚀和清洗后查漏堵漏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束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强化管式换热设备管束物理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凝汽器、加热器等管束换热设备是热电联产企业、火电、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不同介质之间的换热,因热负荷较高、冷却介质质量、漏泄等因素,加热器管内(冷却介质侧)会出现垢类和腐蚀产物、黏泥等沉积物。沉积物不仅使得换热效果大幅下降、疏水温度上升,造成经济性大幅下降、设备运行参数达不到工艺技术要求,还会额外附加给换热管较大的应力,同时加剧换热管束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污染被冷却介质。据统计,300MW机组凝汽器换热管结垢厚度为0.5mm,机组热效率降低1.2%,结垢厚度为1mm,机组热效率降低3.3%。因此,凝汽器、加热器等换热设备的沉积物预防和清除工作异常重要。
在沉积物的预防方面,虽然(DL/T 300-2011)《火电厂凝汽器管防腐防垢导则》等导则有明确要求,但由于水源水质差异大、处理工艺设备出水不合格等因素,凝汽器等换热设备污堵、穿孔等现象仍然是普遍现象,甚至在堵管超过10%后,系统设备换热效果达不到要求而直接更换换热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换热器的清理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方面的导则,如(DL T 957-2005)《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在沉积物的清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1)可操作性差,实施周期长(提计划、获批、招标、实施、检查);2)对管束有一定程度腐蚀,尤其是点蚀较严重的管束清洗后大多会出现渗漏,因此,清洗后通常需要对渗漏或泄漏的管束进行换管;3)经济性差,费用高、额外大量废液需要处理;4)职业健康条件差,如盐酸、硝酸等清洗时,有一定量的酸气,对设备和人身有严重危害;5)保证波纹管大截面积部位的清洗效果,其余小截面积部位的腐蚀量较大。物理清洗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水枪冲洗、胶球和高压水枪联用清理两种方式,这两种清理方式存在的缺点如下:1)不能有效清除硬质沉积物,主要用于清除污泥和软质沉积处;2)额外附加给管束应力,对管束有一定损害;3)工期长工作量大,效果差效率低、环境恶劣。4)对波纹管束的清理效果差。
设备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清洗次数要求,只有达到清洗要求后才能实施化学清洗,而沉积物的沉积规律是,单位面积沉积量随时间延长的关系不是成线性关系,而是成对数关系,此外,随着时间的延伸、换热效率下降,沉积物会逐渐变成硬质垢类,物理清洗难度就会增大。
因此,亟需有一种物理清洗装置以提升物理清洗的效率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换热设备管束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