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2353.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帮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39/06;C08L79/08;C08L83/04;C08K13/02;C08K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耐热改性 制备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聚甘油脂肪酸酯 均苯四甲酸二酐 双丙酮丙烯酰胺 乙烯基吡咯烷酮 氨水 二甲基乙酰胺 化工技术领域 甲基吡咯烷酮 聚乙烯苯磺酸 乙烯基羧酸酯 苯骈三氮唑 环四硅氧烷 聚醚二元醇 抗车辙能力 抗疲劳能力 醋酸乙烯 道路铺设 聚磷酸铵 辛基苯基 永久变形 粘结能力 氮化铝 分散剂 改性剂 共聚体 抗低温 耐高温 强结构 苯基 硅烷 海沙 抗拉 遇水 混凝土 钢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沥青化工技术领域,成分包括:沥青、改性剂、海沙、混凝土、硅烷、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体、聚醚二元醇、聚甘油脂肪酸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POSS、二甲基乙酰胺、辛基苯基环四硅氧烷、20‑25%的氨水、分散剂、均苯四甲酸二酐、N‑甲基吡咯烷酮、氮化铝、钢筋渣、乙烯基羧酸酯、苯骈三氮唑、双丙酮丙烯酰胺、聚乙烯苯磺酸、聚磷酸铵;本发明制备的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用于道路铺设路面时,具有较强结构稳定性、耐高温、抗低温、抗车辙能力;提高路面的抗疲劳能力,减少路面永久变形;粘结能力强,能明显改善路面遇水后的抗拉能力,并极大改善沥青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
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石油沥青改性,使其适应上述苛刻使用要求,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改性道路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但鉴于改性后的材料价格通常比普通石油沥青高2~7倍,用户对材料工程性能尚未能充分把握,改性沥青产量增长缓慢。改性道路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分子耐热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
沥青59-100份、改性剂11-23份、海沙13-25份、混凝土35-55份、硅烷13-21份、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体24-57份、聚醚二元醇2-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7-1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5-7份、八苯基-POSS2-5份、二甲基乙酰胺30-40份、辛基苯基环四硅氧烷1-3份、20-25%的氨水2-6份、分散剂3-7份、均苯四甲酸二酐46-50份、N-甲基吡咯烷酮70-80份、氮化铝3-7份、钢筋渣10-14份、乙烯基羧酸酯3-7份、苯骈三氮唑0.4-1份、双丙酮丙烯酰胺1-1.7份、聚乙烯苯磺酸2-8份、聚磷酸铵2-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紫外老化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彩色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