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雾度透明导电导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42165.0 申请日: 2018-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8342128B 公开(公告)日: 2020-04-07
发明(设计)人: 赵祖珍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市希诺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1/52 分类号: C09D11/52;C09D11/107;C09D11/102;C09D11/103;C09D11/14;C09D11/03;B22F9/24;B82Y40/00;C23F1/3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代理人: 李红媛
地址: 518057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雾度 透明 导电 导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种低雾度透明导电导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透明导电导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纳米银线透明导电油墨存在电性能差,雾度较大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初始反应液:溶液A、溶液B和硝酸铁多元醇溶液;二、还原得到反应产物;三、洗涤得到纳米银线;四、表面粗糙化处理表面粗糙化纳米银线;五、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透明导电油墨。优点:雾度更低,导电率高,节省纳米银用量,成本低。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低雾度透明导电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导电导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线是一种纳米尺度(1纳米=10-9米)的线。换一种说法,纳米线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具有在横向上被限制在100纳米以下(纵向没有限制)的一维结构。这种尺度上,量子力学效应很重要,因此也被称作“量子线”。作为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米线可以被用来制作超小电路。

银优良的导电性之外,由于纳米级别的尺寸效应,还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耐曲挠性。因此被视为是最有可能替代传统ITO透明电极的材料,为实现柔性、可弯折LED显示、触摸屏等提供了可能,并已有大量的研究将其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此外由于银纳米线的大长径比效应,使其在导电胶、导热胶等方面的应用中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国际上有很多科研单位都已经有应用研究展开工作。2012年,Yong Zhu博士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团队用银纳米线研发出了高传导高伸缩导体(Highly conductiveand elastic conductors)。Zhu博士指出这种导体可以用来制作可穿戴多功能传感器设备上的弹性电子零件。两年之后,他们开发出了这种传感器。该团队的论文“用银纳米线弹性导体制成的可穿戴多功能传感器”网上发表在Nanoscale杂志上。通过在两块这种导体间插入一块绝缘材料,这些研究人员研发出了储电设备。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JonathanN.Coleman研究纳米银线所表现出的柔性以及透明的性能,将其制成膜材将会是科学界寻找已久的替代ITO的理想材料。Coleman和他的同事们现在发现纳米级厚度的纳米银线膜表现出与ITO同等的光电性能,并且在挠曲千次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此外他们报道,因为该膜的制备时从分散的水性溶液中,它完全可能通过喷涂工艺实现大面积的材料制备。

日本大阪大学在2011年就有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应用展示。大阪大学开发出了采用银纳米线、但可省去烧结工序的技术。具体方法是,清洗分散在PVP中的银纳米线,将银纳米线上附着的PVP量减至最低。由此,可省去在涂布后蒸发PVP的烧结工序。涂布后只实施冲压工序便实现了希望的透明性和低电阻。东芝也将Ag纳米线和碳材料石墨烯相组合,开发出了低薄膜电阻值的透明电极。今后将推进这些新一代透明电极的开发,为实现有机EL照明面板的大型化做出贡献。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Jonathan N.Coleman利用纳米银线所表现出的柔性以及透明的性能,将其制成膜材将会是科学界寻找已久的替代ITO的理想材料。在国内也有一些研究,但目前基本上都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国内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一些团队也进行了纳米银线在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领域的一些研究。

目前,合成纳米银线的方法主要有硬模板法、软模板法。硬模板是指以阳极氧化铝膜、多孔硅、金属模板天然高分子材料、分子筛、胶态晶体等。通过纳米银前驱体的填充、包裹等将模板的结构、形貌复制到产物中去,然后通过酸碱溶解、高温分解等去除模板,合成纳米银线。硬模板法对模版材料制备工艺要求较高,去除模板也难度较大,难以大规模生产。软模板是利用DNA分子,表面活性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TB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氧乙烯醚类、季戊四醇等结合使用微乳法、胶束法、液-液界面法等技术制备纳米银线,。与硬模板相比,软模板的后期模板去除工作较为方便,并可以将回收的模板碎片再利用。另外也有一些研究采用自组装法、声电化学法和水热合成等方法。

但是现有模板方法大多合成纳米银线具有规则表面,在后期应用中导致,纳米银表面镜面反射严重,雾度较大,是制约纳米银导电膜应用的主要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市希诺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市希诺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2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