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1615.4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清;曾永军;刘方文;蔡加兴;刘润泽;胡雨新;熊永红;刘斌;李文忠;陆二男;刘征宇;李张明;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6;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检测 水工混凝土 模型试验装置 缺陷检测 混凝土 工程建设质量检测 隐蔽 不同条件 检测技术 缺陷跟踪 仪器设备 有效检测 资料处理 成长期 龄期 逐块 病害 图谱 筛选 测试 试验 研究 | ||
1.一种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工混凝土载体,所述水工混凝土载体中埋设有模拟架空、蜂窝、离析、冷缝或裂缝的缺陷模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载体同时埋设有模拟架空、蜂窝、离析、冷缝和裂缝中的至少两种缺陷模型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载体内还埋设有钢管和注水管,钢管模拟风钻孔,注水管延伸至缺陷模型单元,向模拟架空的缺陷模型单元提供注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载体由下列组分混合制备而成:骨料、水泥和砂,其配合比与待检测的水工混凝土一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待模拟的缺陷模型单元类型、数量、埋深与位置;
确定水工混凝土载体的入仓温度和浇筑温度,放样立模,在指定位置制备对应的缺陷模型单元;
按照设定的温度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养护和通水冷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模拟架空的缺陷模型单元的制备过程包括:
在指定位置采用浇干性混凝土,利用振捣或有意识地将分离的大骨料集中,或振捣,在预留的孔洞内回填净骨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模拟蜂窝的缺陷模型单元的制备过程为:在指定位置减少振捣时间,使混凝土中水分和气泡不能充分排出,等混凝土干燥后自然形成蜂窝。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模拟离析的缺陷模型单元的制备过程为:在指定位置进行过振,使粗骨料过度沉降分离而造成离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模拟裂缝的缺陷模型单元的制备过程为:水工混凝土载体至少包括两层坯,预留一块混凝土不浇,待已浇混凝土初凝后拆模,再浇第二坯料子,在第一坯料子与第二坯料子浇的混凝土之间形成裂缝。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模拟冷缝的缺陷模型单元的制备过程为:分成两次浇筑混凝土,且间隔一段时间,使第二次浇筑在第一次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而形成冷缝。
11.基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隐蔽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工混凝土载体上布设测线,并进行测点的编号;
利用无损测试方法对水工混凝土载体进行水工混凝土无损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对混凝土表面上进行不同凝期、不同条件下的观测,筛选有效数据,建立测试结果与缺陷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无损测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地质雷达法、垂直声波反射法、脉冲回波法、声波法或超声横波反射法。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垂直声波反射法进行测试时,在模拟架空和/或离析的缺陷模型单元内设有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6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阻式在线水分仪的采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