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1462.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青;黄钢;程敬海;刘红;孙九爱;黄清明;吴忠航;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H04N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模型 显示 设备 空间 转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显示设备的采样点,记录每一个采样点的设备驱动值、色度值和光谱值;
S2:根据采样点的设备驱动值、色度值和光谱值分别构建色度空间下和光谱空间下的子模型,包括正向色度特征化模型、反向色度特征化模型、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和反向光谱特征化模型;
S3:将各个子模型与CIE光谱值获取色度值的方法相结合,构建复合模型;
S4:利用复合模型,实现色度空间、光谱空间和设备空间中任意两个空间的相互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的具体内容为:
色度空间模型构建:
利用采样点的色度值和设备驱动值,构建正向色度特征化模型,用以预测已知设备驱动值对应的色度值;利用采样点的色度值、设备驱动值,以及构建的正向色度特征化模型,构建基于正向色度特征化模型的反向色度特征化模型,用以预测已知色度值对应的设备驱动值;
光谱空间模型构建:
利用采样点的光谱值和设备驱动值,构建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用以预测已知设备驱动值对应的光谱值;利用采样点的光谱值、设备驱动值,以及构建的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构建基于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的反向光谱特征化模型,预测已知光谱值对应的设备驱动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子模型设有一个数据输入口和一个数据输出口,每一个子模型的数据输入口接收复合模型的输入口的数据,或接收复合模型中其他子模型输出的数据,每一个子模型的数据输出口输出的数据作为其他子模型的输入数据,或作为复合模型的输出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内容为:
将待转换的色空间数据输入复合模型,根据色空间的转换需求调用复合模型中的子模型,实现色空间转换后,输出所需的色空间值,所述的色空间数据包括色度值、设备驱动值和光谱值,所述的色空间转换包括色度空间向光谱空间转换、色度空间向设备空间转换、设备空间向光谱空间转换、设备空间向色度空间转换、光谱空间向设备空间转换及光谱空间向色度空间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度空间向光谱空间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待转换的色度值输入反向色度特征化模型,获取色度值对应的设备驱动值;
a2)将获取的设备驱动值输入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获取设备驱动值对应的光谱值;
a3)复合模型输出光谱值。
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度空间向设备空间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待转换的色度值输入反向色度特征化模型,获取色度值对应的设备驱动值;
b2)将获取的设备驱动值作为复合模型的输出值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空间向光谱空间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c1)将待转换的设备驱动值输入正向光谱特征化模型,获取设备驱动值对应的光谱值;
c2)将获取的光谱值作为复合模型的输出值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显示设备色空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空间向色度空间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d1)将待转换的设备驱动值输入正向色度特征化模型,获取设备驱动值对应的色度值;
d2)将获取的色度值作为复合模型的输出值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4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