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1041.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俞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线 建模 实测数据 中心点坐标 标准模型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地下管线模型 建模设备 相似度 预设 申请 变形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地下管线实测数据选择对应的标准模型,并对所述标准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单体;根据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对所述单体执行变形操作,以使所述单体与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对应部位的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并确定所有所述单体的中心点坐标;根据所述中心点坐标对所有所述单体进行组合得到地下管线模型。本方法能够实现自动、高效地对地下管线进行建模操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建模设备,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方法、系统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城市建筑的高精度三维仿真,主要通过人工建模。通过纯手动的操作,将城市三维模型一栋一栋的构勾勒出来。建模所需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是高昂的。而在地下管线的三维建模中,也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地下管线的附属物(如地下井室)种类繁多,就地下井室来说,外形各异,从地表来看仅仅只是规则的井盖,或圆或方,但是实际深入地下,井室的形状则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筑,形状十分的不规则。
城市的地下井室数量众多,一个面积70平方公里城市的地下,通常分布着8万个井室附属物。如果对这些井室附属物建模,采用人工的方式,则会面临以下的问题:
建模工序繁琐:每个井室大小不一致,外形不一致,纹理也可能不一样。单个模型要经过建模、大小调配、纹理修改。才算完成,并且模型之间复用率低。
建模费时:基于繁琐的工艺,建模费时,效率低。
不够经济:地下管井并没有地表建筑那么好的观赏性,但是人工成本高,利润低。
建模精度无法保证:地下管井体量比较小,部件的尺寸精细到厘米级别。大批量的人工操作很难保证数据精度。
因此,如何实现自动、高效地对地下管线进行建模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建模设备,能够实现自动、高效地对地下管线进行建模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对地下管线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地下管线实测数据选择对应的标准模型,并对所述标准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单体;其中,所述单体为单个且独立的空间几何体;
根据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对所述单体执行变形操作,以使所述单体与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对应部位的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并确定所有所述单体的中心点坐标;
根据所述中心点坐标对所有所述单体进行组合得到地下管线模型。
可选的,在得到地下管线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地下管线模型进行优化操作,以便减小所述地下管线模型的数据大小。
可选的,对所述地下管线模型进行优化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地下管线模型的坐标,以使所述地下管线模型的空间位置达到与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相对应的位置;
和或,将所述地下管线模型中同纹理的模型节点的顶点坐标、纹理索引和法线索引进行合并操作,以便减小地下管线模型的编组对象数量。
可选的,对所述标准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单体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标准模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单体。
可选的,在对所述标准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单体之后,还包括:
为所述单体绑定与所述地下管线实测数据相对应的纹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