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0872.6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尹恩心;林文晶;彭勃;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C07D403/04;C07D409/14;C07D405/14;C07D417/14;C07F7/08;C07D403/14;C07D403/10;C07D401/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发光化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电子传输层材料 规模化生产 发光效率 母核结构 使用寿命 制法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通过选择特定的母核结构以及取代基R1、R2和R3,及Ar1、Ar2和Ar3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其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而且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原料易得,制法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OLED)是在有机发光材料中加以电压,使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器件,通常结构是以阳极(anode),阴极(cathode)和两极之间的有机物层组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有机物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断层,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断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其中电子传输材料是将电子从阴极顺利输送至发光层,且抑制在发光层中未结合的空穴的移动来增加发光层内空穴与电子的再结合的机会,一般电子亲和性优秀的材料才可以用作电子传输材料。类似Alq3具有发光功能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因电子移动能力优秀,素来用作电子传输材料。但是Alq3有向其他层移动和用在蓝光器件中有降低色彩纯度等问题。所以要求一种新型电子传输材料面世,不存在上述问题,具有高的电子亲和性,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快速的电子移动特性来显出高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得得到的器件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式中:
Ar1为下列结构中的任意一个:
上述结构式中X为C或N,并且至少一个X为N;为与N连接部位;
Ar2和A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
R1为芳基或杂环芳基;
R2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杂环芳基;
R3为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R1为碳原子数为6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的杂环芳基;R2为氢、碳原子数为6-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2的杂环芳基;Ar2和A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6-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5-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0-29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R1为苯基或二苯并呋喃基;R2为氢、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或对二苯胺基苯基;
或者R2为苯基,该苯基并在与之相连接的苯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