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40693.2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浩;侯龙鱼;白文明;潘庆民;宋世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C1/06;C05G1/00;A01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赵青朵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纬度 燕麦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燕麦种子的选择、种子处理、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头茬燕麦草、收获二茬燕麦草;施肥为:氮2.8~3.2kg/亩,磷1.8~2.2kg/亩,钾0.9~1.1kg/亩;收获二茬燕麦草为:在燕麦留茬地喷施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的混合液,施用磷酸二铵9~11kg/亩,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期间收获二茬燕麦草。该技术主要包括早春播种提高磷肥的量及与氮钾的配比,在灌浆期收获头茬草,喷施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和细胞分裂素混合液,同时追施磷酸二铵,促进分蘖和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分蘖密度,促进燕麦草的高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植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 L.),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生产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是裸燕麦(A.nuda L.)和皮燕麦(A.sativa L.)。我国燕麦主要为北方春夏播种种植区和南方秋季播种种植区,具体为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燕麦种植区。优质燕麦草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寒优质牧草缺乏的地区。据统计,燕麦草的进口量从2008年的0.1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5.15万吨,2016年上半年10.87万吨,同比增加46%。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主要的饲用牧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燕麦草在养畜饲草中作用的提升,市场燕麦草的缺口越来越大。我国燕麦草的生产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燕麦草的生产一直是籽实生产的副产品,尚未形成专业的生产技术。
高纬度寒区一般指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全年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积温1800~2000℃,生长季节100天左右或无绝对无霜期。中国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黑龙江北部以及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高纬度寒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基地,高纬度寒区对优质饲草的缺口非常大,许多优质牧草需要千里之外运送,增加了饲草成本,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发展。燕麦是喜阴凉作物,在我国高纬度寒区种植以收获籽实为主,燕麦草的种植技术匮乏。针对高纬度寒区燕麦草增产增收的创新技术更是空白。因此,开展燕麦草的高产收获技术研究,对于高纬度寒区燕麦草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当地草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显著促进分蘖和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分蘖密度,促进燕麦草的高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包括:
燕麦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种子;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置于通风向阳处摊晒;
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豆类、玉米或药用植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播种前耙平;施肥为:氮2.8~3.2kg/亩,磷1.8~2.2kg/亩,钾0.9~1.1kg/亩;
播种: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
田间管理: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之间除草;
收获头茬燕麦草:于灌浆期收获头茬燕麦草,留茬;
收获二茬燕麦草:在燕麦留茬地喷施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的混合液,混合液中,细胞分裂素的质量浓度为0.12‰~0.18‰,油菜素内酯的质量浓度为0.08‰~0.12‰;施用磷酸二铵9~11kg/亩,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期间收获二茬燕麦草。
在本发明中,高纬度寒区43°05′~53°20′之间、无霜期在80~110天的我国西北和北方寒冷地区。
高纬度寒区早春土壤化冻10cm时,对应的大气温度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