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40654.2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浩;侯龙鱼;白文明;潘庆民;宋世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赵青朵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燕麦草 高纬度 播种 种植 燕麦 分蘖能力 人工草地 日照时数 田间管理 条播行距 燕麦种子 异常天气 有效积温 种子处理 综合考虑 播种量 耐寒性 能力强 生育期 收获 根系 播期 萌蘖 年际 整地 施肥 气候 土壤 | ||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燕麦种子的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头茬燕麦草和收获二茬燕麦草。其中播种为: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本发明综合考虑高纬度寒区气候年际变化大,异常天气突发多发的特点,以及燕麦耐寒性强、根系分蘖能力和萌蘖能力强,生育期短的特点,充分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年日照时数等,提高单位面积的燕麦草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植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 L.),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生产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是裸燕麦(A.nuda L.)和皮燕麦(A.sativa L.)。我国燕麦主要为北方春夏播种种植区和南方秋季播种种植区,具体为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燕麦种植区。优质燕麦草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寒优质牧草缺乏的地区。据统计,燕麦草的进口量从2008年的0.1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5.15万吨,2016年上半年10.87万吨,同比增加46%。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主要的饲用牧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牧草的收获相对于燕麦籽实的收获期要短许多,燕麦草的生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经验和技术多为针对种子生产技术。
高纬度寒区一般指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全年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积温1800~2000℃,生长季节100天左右或无绝对无霜期。中国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黑龙江北部以及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作物生产由于低温和生长季节短,加以耕作管理粗放等原因,一般产量较低。对于燕麦草的高纬度寒区种植,最适播种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常规种植只能收获一茬燕麦草,产量较低。因此,开展高纬度寒区燕麦草高产收获技术,对于我国畜牧业和草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可显著提高燕麦草的收获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包括:
燕麦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种子;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置于通风向阳处摊晒;
选地与整地:选择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豆类、玉米或药用植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播种前耙平;
播种: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
田间管理: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之间除草;
收获头茬燕麦草:于灌浆期收获头茬燕麦草,留茬;
收获二茬燕麦草:头茬燕麦草收获后3~5天内追施磷酸二铵9~11kg/亩,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期间收获二茬燕麦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我国高纬度寒区一个生长季内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燕麦草的综合田间技术。该技术综合考虑高纬度寒区气候年际变化大,异常天气突发多发的特点,气温凉爽,以及燕麦耐寒性强、根系分蘖能力和萌蘖能力强,生育期短的特点,充分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年日照时数等,提高单位面积的燕麦草的产量。该技术在高纬度寒区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该地区草牧业发展的短板优质牧草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当地草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牧草,进而促进草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球甘蓝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稻的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