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捕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0331.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72;C08G12/40;C08G8/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捕集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捕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500~850份,单宁100份,尿酸45~55份,谷物麸质80~90份,聚乙二醇7~19份,氧化钙35~45份,四甲氧基硅烷90~100份,焦亚硫酸钠4~14份,苯磺酸类物质20~35份和月桂类物质16~26份;所述苯磺酸类物质是指含有羟基或氨基的苯磺酸类物质;所述月桂类物质是指月桂胺、月桂酸或月桂醇。提供的甲醛捕集剂,具有三维立体有机‑无机结构,能物理吸附和化学固定甲醛,是高效的游离甲醛封存捕集剂。具有绿色环保,工序简单,原料易得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应用范围较传统的要广,不仅可用作添加剂用于前或后聚合改性酚醛、密胺和脲醛等含醛高分子树脂,而且还能经充分脱水干燥,独自用于制作具有甲醛捕集功能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种甲醛捕集剂及其制备和应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具有高毒性,已被世卫组织列为致畸、致癌物质;但是它性价比高,由其衍生的诸多高分子,例如酚醛、脲醛、密胺以及聚乙烯醇缩甲醛等树脂,一直以来,都在建筑与装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甲醛衍生高分子材料,一方面,或多或少都含有游离甲醛,另一方面,会因光氧热等作用而老化降解,因此,它们在使用过程几乎都无法避免会释放出甲醛,正成为人居环境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除了诱发致畸、致癌,甲醛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例如眼红、眼痒、声音嘶哑、咽喉痛、胸闷、喷嚏、气喘和皮炎等。因此,控制与消除人居环境甲醛污染的意义十分重大,是保障人们健康美好生活的关键技术。
迄今,控制与消除人居环境甲醛的方法主要有:(1)源替代,即从源头杜绝甲醛,取绿色原料而代之,但是此法不仅性价比不高,而且还要做到甲醛原有产业链的完全废弃,其难度与阻力都十分巨大,目前只实现局部领域的有效替代;(2)后治理,通常是采用挥发型、喷雾型或吸附型甲醛捕集剂来降低或消除人居环境的污染甲醛,此法能够确保甲醛原有产业链的不变,但是,环境与健康代价太大,(3)减量化,是将捕集剂引进含醛原料、助剂或材料中,以起到杜绝、减少或延缓甲醛游离释放或挥发污染,既可有效减少或杜绝污染,又可维持甲醛原有产业链不变,是至今被市场最为认可的方法。
甲醛减量化技术的关键在于捕集剂的制备。已有捕集剂,按捕集原理可大致分为物理吸附剂,化学吸收剂和物理-化学捕集剂三大类。物理吸附剂,具有热可逆吸脱性,可循环利用,但只适用于吸附微痕量的甲醛;化学吸收剂,具有吸收率高、吸脱热不可逆,适用于高浓度甲醛的吸收。物理-化学捕集剂,则较前述两类具有更全面的性能,其应用范围与前景均更好,但制备难度较大,发展比较缓慢。至今已实现商业化的捕集剂多属于前两类,而关于第三类捕集剂的商业化报道很少。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甲醛捕捉剂的制备方法及在脲醛树脂中的应用”(201210118541.5)公开了,采用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共聚物制备甲醛捕捉剂的方法,但其仍以化学吸收固定机制为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甲醛捕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醛捕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500~850份,单宁100份,尿酸45~55份,谷物麸质80~90份,聚乙二醇7~19份,氧化钙35~45份,四甲氧基硅烷90~100份,焦亚硫酸钠4~14份,苯磺酸类物质20~35份和月桂类物质16~26份;所述苯磺酸类物质是指含有羟基或氨基的苯磺酸类物质;所述月桂类物质是指月桂胺、月桂酸或月桂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